上次聖旨到了後,他就已經勒令小方氏歸還產業和銀子,還封了下人的嘴。這事本該悄無聲息地揭過去,怎麼會傳出去了呢?還傳得整個南疆都知道了?

雖然有錯的是小方氏,但他這個鎮南王也逃不了治家不嚴的名聲!

宋孝傑心裡嘆道:這總歸是王爺的家事,如何傳出去的,自己又怎會知道?

但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垂首恭敬地回道:“王爺,如今城中的茶樓酒樓裡,那些個書生都在議論紛紛,口誅筆伐,有人說王爺糊塗,被一個婦人所左右,視親子為仇敵,所以當初才會遲遲不派軍隊增援,甚至世子打下了府中、開連兩城,王爺還硬要搶奪世子之功。甚至,還有人懷疑王妃此舉乃是王爺背後指使的……”

總而言之,就是說鎮南王被王妃哄得團團轉,糊塗透頂,見不得自己兒子有出息;嘆世子可憐,為了自保,從小就做出紈絝的樣子才得以平安長大;贊世子如此忍辱負重,出淤泥而不染。

隨著宋孝傑的一句句陳訴,鎮南王急怒攻心,道:“一派胡言!本王難道還會貪圖那逆子這麼點銀子!”

“王爺自然是不會。”宋孝傑急忙道,“問題是外人不明究理!”

宋孝傑心中暗暗嘆氣。

其實不怪有人這樣說王爺,自從世子爺去年重返南疆,他的英勇出色有目共睹,在一次次的戰爭中身先士卒,率部勇猛衝殺,最後大敗南蠻,這血汗立下的功勞自然被軍中上下看在眼裡,而王爺一次次令眾將士失望,以致慢慢失了軍心、民心。

相比下,如今世子爺在南疆的威望如日中天,不知有多少人在暗暗羨慕府中和開連兩城,能夠由世子親掌。而兩城百姓更是以世子爺馬首是瞻,鬥志高,士氣旺,兩城的重建有條不紊,百姓隱隱有了“只知有世子爺,而不知有王爺”的勢頭!偏偏這些自己又不能跟王爺說。

說了王爺也不會聽的,想到王爺為了跟世子爺賭氣,駁了府中和開連重建所要的銀子,宋孝傑就不由暗暗嘆息,這豈不是故意給人留話柄嗎?

難怪這兩城上下現在對世子爺是忠心耿耿。

宋孝傑欲言又止,最後只得含蓄地說道:“王爺,如今流言越演越烈,為了王爺以及王府的名聲,還請王爺好好‘勸勸’王妃有所表示才是……”只有讓小方氏出來認錯,才能讓穩定南疆上下的民心。

可是宋孝傑後來說了些什麼,鎮南王已經完全聽不進去,氣得額頭青筋直跳,嘴裡喃喃說著:“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心裡只覺得如今整個南疆都在看自己的笑話,嘲笑他腦子糊塗,嘲笑他有眼不識金鑲玉,嘲笑他被一個婦人牽著鼻子走……

鎮南王越想越氣,突然覺得一口氣梗住了,抬手捂住了胸口,臉色慘白,甚至隱隱發青,嘴裡喘著粗氣,連眼珠都有些翻白……

宋孝傑感覺鎮南王有些不對,驚呼道:“王爺!”

話音未落,鎮南王已經朝地上載倒了下去,宋孝傑趕忙快不上去,扶住了鎮南王,並揚聲大叫道:“快請大夫來!王爺暈倒了……”

鎮南王暈倒的訊息瞬間就傳遍了王府上上下下,下人們有的去請大夫,有的進書房幫著把鎮南王挪到了正院房間的床榻上,還有的趕忙去通知主事的衛側妃和幾位公子、姑娘。

沒一會兒,王府裡的府醫王大夫就滿頭大汗地拎著藥箱來了,緊接著,側妃衛氏、蕭欒和蕭霏得到訊息也急忙趕了過來。

趁著王大夫給鎮南王扎針的時候,衛氏轉頭看向了宋孝傑道:“宋將軍,聽說王爺在書房暈倒之時,將軍正好在場,究竟是出了什麼事?”衛氏的聲音輕柔有禮,眼裡透出濃濃的擔憂,卻無一絲質問之意。

宋孝傑神情恭敬地回稟道:“回側妃,此事還是等王爺醒來了再說吧。”

衛氏輕蹙眉心,半垂眼眸,沒有再追問什麼。

一旁的蕭欒卻是不滿地說道:“宋將軍,我父王現在都這樣了,還有什麼事是不能對我們說的,還非要等我父王醒了?萬一……”

蕭欒正要斥責,就聽一個丫鬟驚喜地喊道:“王爺……王爺,醒了!”

蕭欒嚥下了到嘴邊的話,轉頭看去,只見床榻上的鎮南王果然醒了,面色仍是有些發白,雙眼無神,哪裡還像平日裡那個威風凜凜的鎮南王。

“王爺,您總算是醒了,可擔心死妾身了。”側妃衛氏正殷勤地坐在床沿,對著鎮南王噓寒問暖,“妾身知道王爺一向公務繁忙,可是王爺還是要好好保重身體才是。”

見鎮南王醒了,衛氏心裡稍稍鬆了口氣,鎮南王若是真的病重,她不怕別的,就怕給了王妃小方氏一個藉口回王府。

雖說王妃早晚會回來,但衛氏還是希望等到自己攏絡住王府上下以後再說。

鎮南王輕輕拍了拍衛氏的手,示意自己沒事,然後環視一圈後,虛弱地道:“你們都先出去吧,本王還有事要對宋將軍說。”

衛氏柔聲叮囑了兩句,就和蕭欒、蕭霏兄妹退了出去,心想著:還是要找人問問到底王爺和宋將軍到底說了些什麼……

等房裡只剩下自己和宋孝傑,鎮南王這才板著臉,神色凌厲地對宋孝傑道:“孝傑,傳本王令,整束南疆,若是還有人膽敢妄議王府是非,杖責二十大板;若是再犯,處以極刑!”

宋孝傑大驚道:“王爺,這……”

他心裡覺得鎮南王這是急糊塗了吧?這條命令若是下達了,豈非更加證實了傳言不假?恐怕還會有更多人懷疑一切都是鎮南王幕後指使的……

“就按本王說的辦。”鎮南王厲聲道。

宋孝傑心裡謂嘆一聲,“是。”

宋孝傑退了下去,他雖然百般不願,但還是隻能依著鎮南王的命令吩咐了下去。

在一番嚴加懲戒之後,明面上果然再無人敢談及此事,可是,正如宋孝傑所顧慮的,百姓們的所有猜測都因為鎮南王這個不合時宜的命令而彷彿得到證實。於是,鎮南王縱容王妃苛待親子一事在背地裡以比原來更快的速度傳播了開來。

才不過短短兩日,就連鎮南王府的大姑娘蕭霏就得到了訊息,她眉頭微微皺起,求見了還在病榻上的鎮南王,說是想去明清寺探望母妃。

鎮南王在病榻上休息的這幾日,日日都讓小廝外出打探,果然那些戲班子,說書的還有那些書生們都安份了下來,再無人膽敢討論王府的私隱,他覺得自己的決策實在正確極了,對付這幫刁民就應該讓他們知曉尊卑。

鎮南王心情好了,精神也好了,就連病也好像快要痊癒了,於是蕭霏的請求一提,他就爽快的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