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考核開始(第1/2頁)
章節報錯
臘月初二晚上,天空就下起了小雪,等到初三早上,大雪已經覆蓋了整個咸陽街道,可是等候在咸陽書院門口的九州學子,並不覺得寒冷。
咸陽書院門口,數百學子翹首以盼,他們即便有人託了關係,才得到這個機會,但是他們的才華依舊是有的,否則門閥世家為不會讓他們去在嬴玄臉皮子低下求取功名。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九州門閥的天驕,他們乃是九州門閥傾盡全力培養的天縱之才,武道通途,已經有了侯位在身。
可是九州門閥的百年底蘊,除了武道還有文道,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門閥底蘊的侵蝕,不可小覷。
武道通途,若是文道有成,出入朝廷,這些門閥天驕就可以起勢了。
接下來的就是老秦世家和地方世家,他們武道天賦、文思才情也不如九州門閥的天驕,但是他們也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
自春秋戰國以來,世家就是九州的弄潮兒,是諸侯最信任的臣子,對於朝堂之事,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他們的父輩多在帝國為官,耳炫目染之下,他們對於為官之道,更為擅長。
接下來的就是諸子百家的考生,他們雖有忐忑,但是心中底氣還是有的。
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一直以來都是最優秀的學問,有人斷章取義,就可以得上大夫之位,兵家、法家更是帝國的中流砥柱。
但是這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戰國豬狗,即便即便對諸子百家推崇備至,甚至極盡顯赫的儒家、道家,從未有人踏入權利的巔峰。
這三派大多都是舊相識,聚集在一起,商討書院考核之事,言語之間,信心十足。
剩下的就是寒門學子,他們之間大多並不認識,衣衫雖然破舊,但是整潔非常。
他們從沒有受到過系統的教育,東邊聽一點,西邊學一點,識得大字六七百個,恰好帝國書院招收弟子,管飯也就罷了,還發俸祿,他們也就順其自然,入了書院學習。
大考名額有限,他們從來是沒有機會的,畢竟他們和其他人相比,差了太多。
但是好在長戈王是主考官,郡縣書院不得不給了他們兩三個名額,算是賣嬴政一個面子,否則天知道嬴玄會不會將郡縣書院上交的名單駁回,重新挑選大考學子。
寒門弟子,三三兩兩,散落在四周,門閥世家不屑於他們為伍,他們也懶得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畢竟讀過書,認識幾個大字,風骨還是有的。
“這次,恐怕難了!”
和其他郡縣相比,會稽郡和東郡的寒門學子數量就多上一些。
會稽郡,門閥就是嬴玄的狗腿子,大事小事,全憑宋孤山和宋缺做主,兩人一合計,選出十名門閥弟子、十名寒門學子。
東郡這邊,鄒辛有專斷之權,挑選了十五名寒門學子、五名諸子百家和門閥弟子。
若不是這五名學子學識不俗,但凡寒門有人稍稍爭氣,他也能狠下心來,將這五人替換了。
得罪門閥他是不怕的,畢竟在門閥眼中,他已經是嬴玄的走狗了,他就態度越是堅決,門閥就恨他越深,長戈王就越信任他,他的前途就越是光明。
可是寒門的底蘊終究差了一些,十五人已經是極限了,再多就會耽誤此次大比的成績。
畢竟嬴玄說了,東郡學子,大考獲得優秀成績,他才能成為國子監監正,十五位寒門學子,他已經冒了極大的風險了。
“青蓮兄,文韜武略;聞人兄,有長戈王在後,比番大考,恐怕已經十拿九穩了吧?”
雖然門閥已經各自為戰,但是九州天驕的關係還算可以,畢竟是年輕人,心思城府還不像門閥強者那般深沉,也不像門閥上著那般現實,唯利是圖。
因此見了面,也還能放下間隙,閒聊幾句。
“比不上臨淄孔孟,學富五車,也不如裴兄,久居河東,進退有據。”李青蓮淡淡的說道。
“怎麼不見衣青蓮和澧豐都啊?”
十大超級勢力來八家,勢力不弱於門閥的勢力,也全都來了,唯獨不見陰鬼宗和黑山白水宗。
“遼東,有一半的武將出身黑白白水宗,這種大考,他們自然是不屑參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