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嬴政的謀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退朝吧!”
決定讓章邯掛帥之後,嬴政就離開了秦王殿,秦國的大臣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陛下還是陛下,哪怕在楚地叛亂一事上,他們的作為有些差勁,但是陛下依舊不曾責備他們。
“恭喜章邯將軍,比番率軍出征,平定楚人之亂,君侯之位,唾手可得啊!”
出身寒門的章邯立刻成了眾人恭維的物件,雖然楚地有叛軍二十萬之眾,並且實力不弱,但是秦國大臣並不認為楚地叛亂會動搖秦國根基。
只要北方九郡還在,等到北伐戰爭結束,帝國邊軍南下,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章邯只需要阻止楚地叛亂進一步擴大,等到北伐之戰結束,就能安安心心的領走這份天大的功勞了。
“章邯將軍,楚人有異族相助,實力雄厚,且不可掉以輕心啊!”
右丞相李斯看的更透徹一些,楚地叛軍在不足半月的時間,攻下整個長沙郡,沒有一點斤兩恐怕是辦不到的。
“此戰,能避就避,能拖就拖。到了不得不戰的時候,先讓帝國武侯留下的人馬試探叛軍的深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面對李斯諄諄教誨,章邯也虛心接受。
“章邯明白了!”
離開秦王殿的嬴政,並沒有回到章臺宮,而是去了驪山鎮域司。
“陛下,當真要縱容楚人叛亂?”
星象子說道:“楚人不過一群烏合之眾,因為有龍族和農家強者助陣,以武力攻破長沙郡,所以看上去有些實力。”
“但是在帝國鎮域司強者未動,神話鎮域使出手,平息楚地動亂,輕而易舉之事。”
“不著急!”
嬴政不疾不徐的說道:“楚地動亂不過是小事,且先容楚人囂張一時三刻,回頭再收拾他們。”
“陛下,臣依舊不解啊!”星象子疑惑的說道。
“帝國統一六國已經二十年了,可是六國遺族從來沒有真正臣服於帝國,像老鼠一樣躲在暗處,處處奔走,積累力量,時刻謀劃著復立六國。”
“帝國統一六國之後,九州之內再無對手,帝國內部已經有權利傾軋的勢態。”
“六年前,帝國重臣以馮去疾為首,支援任囂南下,意圖對抗帝國北方的武侯集團,結果不近人意,帝國重臣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成就了嬴玄。今日馮去疾舊事重提,看來帝國大臣身後的老世家打算和帝國武侯們爭上一爭了。”
“如今九州靈氣復甦,隱世門閥出世,迫於來自朕和帝國的壓力,不得不為帝國效力,但是有幾分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他們若是真心歸附也就罷了,朕可以從嬴玄和白起手中留他們一命;若是有懷不軌,莫說嬴玄和白起不會放過他們,就是朕也容不下他們。”
“扶蘇心慈手軟,有婦人之仁,難堪大任,壓不住其他公子。胡亥勾結羅網,公子高親近諸子百家,公子將閭也有野心,奈何被帝國武侯壓制,一時之間難有作為,但也不是個安生的主兒。”
嬴政說了很多,星象子聽得很認真,楚人叛亂他只看到來自六國餘孽的危險,但是沒有到帝國內部的爭鬥。
一個人心中,居然可以裝下這麼多事情,一時之間,星象子竟然不知道說什麼好。
“所以趁著這個機會,朕就看看心懷不軌的究竟有多少人,也看看朕的兒子們究竟有多少本事,誰有資格在朕死後,坐到秦王殿的椅子上去。”
“陛下千秋萬載,應該壽比南山才是。”星象子恭維嬴政說道。
“什麼時候,你也來這套了?”
嬴政啞然失笑:“這可不是朕認識的星象子啊!”
“畢竟是陛下的臣子,說話還是好聽一點為好。”
星象子滿臉堆笑的說道,順帶著給嬴政填上一一杯茶水。
“你這老東西,會說話,也會做人,難怪秦國六代先祖,皆對你委以重任。”
嬴政笑罵說道:“不過嬴玄有句話沒有說錯,是人都會死,朕也不會例外。”
“所在,在朕死前,要留下一個真正的萬世根基,而不是如今天這般局面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