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中年男子身軀挺拔,眼神深邃,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人物,正是右北平郡鎮守武侯內史騰。內史騰踏滅韓國,開啟了破滅之戰,嬴政賜封宣武侯。

其他兩人嬴玄也熟悉,雁門郡鎮守武侯演武侯蒙武,蒙家世代為將,族中將領無數,最出名的就是“雁門十將軍”。

蒙武麾下的蒙家軍,更是帝國步兵之首,有五十萬之眾,兵馬在九郡之中,最為重多,且戰力極強。

上谷郡鎮守武侯忠信侯李信,此人是陛下幼時的玩伴,在滅國之戰中,記下無數戰功。

只是後來滅楚之戰,輕敵冒進,敗給楚國大柱國項燕,於是被嬴政發配到邊軍,短短十年,就成為帝國武侯,且無輕敵之心,比之當年,更加可怕。

蒙武身邊,還有一人,正是帝國內史蒙恬。

“只有我們嗎?”嬴玄問道。

“帝國武侯盡數南下,就是給妖族可趁之機,還是穩妥一些比較好。”演武侯蒙武說道。

幾人說話之間,嬴政就出現在章臺宮。

“見過陛下!”

“平身,諸位愛卿怖不必客氣,隨意坐吧。”

見到其他武侯,嬴政也很高興,和眾人說起來以前的故事,時不時引的眾人歡笑。

“好了,敘舊也差不多了,該說正事了。”

嬴政正色說道:“妖族使團已經入帝都,明日就會入宮,諸位愛卿怎麼說?”

“陛下,兩族大戰在即,大家心知肚明,以我來看,使團的目的無非就是打探帝國虛實。”蒙武說道。

“除了這個,他們也沒有能幹的事情,九州何時有他們施展陰謀詭計嗯地方了?”嬴玄笑呵呵的說道。

“朕也是這樣想的。”

嬴政笑道:“不管妖族如何?帝國終究是要出關的,可是何時出關,就得好好商量一二了。”

“陛下,今年秋收之後,帝國糧草充足,加之北方兵馬精熟,同妖族開戰,絕無問題。”忠信侯李信信誓旦旦的說道。

“陛下,帝國從未深入北方,對於北方地界不熟,臣以為應先派出使臣,打探妖族虛實,得到北方地圖,如此進退有據,不至於被妖族算計。”

蒙武眉頭一皺,覺得李信有些輕率了。

“派出使團,在秋收之後,足以返回咸陽,時間上依舊來的及。”李信上前說道。

眾人議論紛紛,嬴玄一言不發,嬴政不由問起嬴玄:“嬴玄,你怎麼看?”

“臣以為,現在談北伐之事,為時尚早,不妨再觀望一陣。”嬴玄說道。

嬴政眉頭一皺,沉聲說道:“繼續說下去!”

“兩族之戰,乃滅族之戰,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決出勝負。打上個十年二十年,也不奇怪,所以不必急於一時。”

嬴玄鄭重的說道:“這第一戰,乃是兩族氣運之戰,勝者佔據攻勢,敗者只能採取守勢。”

“臣贊同長戈武侯的看法。”

宣武侯內史騰說道:“妖族困於北方,南下之志,不可更改,必定捨生忘死,奮勇向前。”

“帝國北方陛下不用擔心,只是如今帝國門閥林立,未必忠心,一旦生事,帝國北方大軍抽身不得,南越軍團無暇北上,九州勢必亂成一團,必然動搖軍心。”

“所以兩位的意思是……?”嬴政問道。

嬴玄上前說道:“先平世家,最不濟也要抽調世家頂級戰力,隨軍北伐,再平林胡、東胡,最後出關向北,直取妖族。”

嬴政眉頭舒展開來,說道:“當初留著林胡、東胡,無非就是希望在人族與妖族之間建立緩衝地帶。”

“數年前,東胡放任妖族南下,致使遼西大敗,如今兩族之戰,避不可避,那麼這些胡人,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那諸位愛卿覺得誰人掛帥,可以剪滅胡人?”嬴政問道。

眾人面面相覷,胡人勢弱,攻打胡人,基本上是鐵板釘釘的功勞,就看乾的漂不漂亮了。

這是白送的功勞,該送給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