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聽出嬴玄打算在驛倌商討書院大事,自然明白其中厲害關係,匆匆出門,就馬不停蹄的跑去通知其他人,傳達了嬴玄的意思。

天黑時候張良剛回來了,告訴嬴玄,已經通知諸子百家和世家門閥,在明天早上一起去見荀況和北冥子,共商大計,姬漁就匆匆走進來,告訴嬴玄,大秦皇家商會的眾股東要見他。

嬴玄大概清楚世家門閥來的目的,無非就是想憑藉和大秦皇家商會的關係,在書院之事中,分得一杯羹罷了。

嬴玄對世家沒有好感,但是大秦皇家商會的世家和普通世家不同,他們可以說是近百年崛起的世家,尤其是蒙、王兩家,他們與帝國的利益息息相關,不會背叛帝國。

而且這些世家在秦國朝野和軍方有著難以忽視的影響力。蒙、王兩家是秦**方的代表,長沙羋姓、咸陽李家、孟西白三家則是秦國朝臣的代表,嬴玄絕不可能等閒視之。

“那就去,見見吧,”嬴玄點頭答應下來,回身對張良說道:“子房也一起去吧,這些世家在秦國能量不小,認識一下,對你沒有壞處。”

長戈侯府的大廳,世家已經按照實力的強弱,心照不宣的排好了坐次,真在討論書院對於各大世家的利弊。

當嬴玄走進大廳的時候,見到世家來人,也不由嘬舌,這次各大世家的代表不可謂不強大。

蒙、王兩家榮辱與共,華陽公主親臨長戈武侯府;孟西白三家來的雖然不是家主,但卻是德高望重的族老,論地位絕不輸於他們的家主;李家李由,當朝丞相李斯的親生兒子;其他各大世家,來的不是家主就是家主最親密的人,顯然對書院之事,格外看重。

雖然嬴玄沒有想到世家來勢如此洶洶,但是也在意料之中,唯獨巴蜀巴家的代表出乎嬴玄的意料之外。

來人不是巴清夫人,而是聞人家的兩位小姐,嬴玄見到聞人優雅,心裡歡喜,本想打聲招呼,可是他一入大廳,眾人就虎視眈眈的看著他,眾目睽睽之下,嬴玄頓時也就沒有了心思。

“諸位日理萬機,怎麼有時間來我長戈侯府?”

嬴玄揣著明白裝糊塗,剛踏進大殿,就笑呵呵的打起招呼來。

“聽說長戈武侯在東郡立下了大功,所以我們一合計,就湊在一起,過來向侯爺道喜。”華陽公主微微躬身,算是和嬴玄打過招呼了。

“為帝國效力,是我等的本分,華陽公主客氣了。”嬴玄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不過,前段時間有人借民夫之事,殃及大秦皇家商會。”嬴玄說道:“若不是公主殿下和巴清夫人配合家姐穩定大秦皇家商會,趁機清除一些圖謀不軌的內部人員,本侯還未登門道謝了。”

“侯爺如此說話,就客氣了,同為帝國效力,為侯爺分憂,本就是我們的分內之事。”李由接下嬴玄的話題,謙虛的說道。

“唉,這是什麼話?”嬴玄故作不悅的說道:“大秦皇家商會是地道的商人因本侯個人恩怨牽連到諸位,本侯心裡還是故意不去。”

“今日難得諸位來的齊全,擇日不如撞日,我看就是今天吧。”

嬴玄接著說道:“我在侯府命人準備一桌酒席,和諸位把酒言歡,就當是答謝諸位了。”

聽到嬴玄的提議,各大世家紛紛贊同,有些話當著嬴玄的面不好直說,但是趁著酒興,就是無心之言了,想必嬴玄即便不滿,也不至於當眾發難,各大世家也有了後路。

可是嬴玄心裡,又何嘗不是這種想法,有些時候當眾拒絕他們,不如趁著酒意,只要拒絕,事後狡辯一二,若是對方識趣,雙方就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當然若是世家的要求不過分,且不會損害書院和帝國的利益,答應他們又如何。

酒過三巡,嬴玄見眾人的心思已經不在吃食上了,嬴玄不由的抬起頭,看著眾人,明知故問說道:“既然諸位已經酒飽飯足,那麼我們就開門見上吧。”

“說吧,諸位必行究竟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