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個瘦削的中年書生站了出來,他的臉色有些長期營養不良導致的發黃,不過,還是可以看出他五官端正,雖然一臉滄桑,可眼神卻亮的厲害。

只見他對張同福微微頷首,這才道:“是小麥。”

“恭喜,第一題由這位客官答中。”張同福笑道。

其餘人見他答對,嘴裡也念叨著,都是讀書人,自然腦子活絡,稍微一想,立刻眼睛一亮,其中一人拱手道:“這位兄臺思路靈活,在下佩服,倒是眼生的很,不知尊姓大名?”

“不敢當,在下柳思恆。”

一時間,幾人都看向他,都有些吃驚。

柳思恆?

是他?

竟是他嗎?

眾多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驚詫之色。

顯然,柳思恆並非無名之輩。

他就是前些年,院試中的“稟生”。

按理說,“稟生”固然難得,可也不值得讓眾多讀書人在聽到他名字時如此吃驚。

所謂稟生,秀才分三等,第一等就是稟生,其次是“增生”,三等是“附生”。

這稟生中還有一個更厲害的名頭,名曰案首。

也就是秀才第一人。

柳思恆更厲害,他是“小三元”。

當然不是是麻將中和牌的一種方式,而是縣考,府考,院考三次末場,均為案首,才有資格稱之為小三元。

如果說吳子明是所謂的學霸,那麼柳思恆就是傳說中的學神。

他才思敏捷,才情驚人,總之有諸多的讚譽,在這小小的一縣之地,有著許多許多的傳說。

唯獨他的年紀,已到而立之年。

相較於一眾讀書人,他年紀是有些大了。

當然不是他留級留的多,而是因為,他前些年喪父喪母,共守喪五年,他不願遠行趕考,故而留在了這裡。

喪期剛過,妻子難產,大小雙雙沒了。

這般沉重的打擊,對於尋常人來說,恐怕也已經隨之去了。

可柳思恆並沒有。

天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志……

各種磨難並沒有讓他垮掉,反倒是讓他浴火重生,沉浸六年有餘,今年,他打算參加“科試”,與眾多秀才爭奪前往省城參加鄉試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