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殿內大臣呼啦啦跪了一地。

這時,有官員突然出聲,“微臣願意捐出兩年俸祿,以助靖王殿下賑災。”

眾人紛紛看向出聲的方向,定睛一瞧,是個翰林院的,兩年俸祿也沒多少銀子,都知道翰林院的官窮,卻有氣結,各人心裡腹誹了一陣,還想再等等看。

就聽到盛文帝在上面叫了聲好,“捐俸祿的那個是誰,哪一年的進士?”

袁青在一旁看了眼,低聲回道,“回聖上,是翰林院的供奉姜田源,盛文十八年的進士。”

“好!姜愛卿愛民之心可嘉,解君之憂之心可冕,袁青,傳旨,擼去江南知府官職,姜田源補上,與靖王一起賑災治理水患。”

袁青一愣。

跪在地上的官員齊齊一愣。

一群人不敢置信的瞪著出聲的姜田源。

由一個小小的翰林供奉直接成了江南知府,就因為捐出了兩年俸祿?這……未免太過荒謬了。

姜田源也有些發愣,被身旁的官員捅了捅,才反應過來,出列磕頭謝恩,回隊伍的時候腳下還打了軟。

沒等眾人從莫名其妙的江南知府陰影中走出來,盛文帝又砸下一句話,“袁青,取朕的私庫,捐出一成賑災江南。”

袁青垂眸,“是,聖上。”

然後揚聲唱和道,“聖上捐出私庫一成以賑災江南。”

底下瞬間一靜,接著一片譁然。

皇上都捐了銀子,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這些人不捐也得捐!

當下,就有人開了口。

“微臣願意捐兩年俸祿,以助靖王賑災江南。”

盛文帝撇嘴,這會兒了還不往在他跟前上靖王的眼藥,就那麼個軟弱的跟個麵糰似的小孽障,還犯得著上眼藥?

“微臣願意捐出一年俸祿,以助靖王賑災江南。”

周圍的目光一下聚焦到此人身上,一看,原來是個清水衙門的官員,當下都回過頭,琢磨自己捐多少合適。

“微臣願意捐一年半俸祿,賑災江南。”

這是中立黨。

“微臣願意捐出兩年俸祿,以助靖王賑災江南。”

這肯定是祁王與閒王哪一黨的人。

盛文帝饒有興趣的看著底下人,不經意間透露出來的訊息,側眸瞥了眼袁青,袁青會意的點頭。

心中暗忖,這些人該不會是傻了吧,話說的這麼明顯,真當聖上什麼都不知道嗎?

一個朝會下來,盛文帝搜刮了文武百官不知多少年的俸祿,等眾人都捐完,又說了句讓眾人吐血的話,“今明兩日,把賑災銀子送去靖王府上,讓靖王登記造冊。”

眾人,“……”

他們能說他們捐的是未來兩年的俸祿嗎?

……

下了朝,盛文帝喊了袁青去宣靖王進宮,將賑災的事與他說了,靖王面帶猶豫,“父皇,兒臣沒有經驗,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