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泓那年去往長安時,城裡城外的杏花芬芳。抬眼再見這大淵京城漫天緋紅色,驚覺已是次年。

此刻初冬的街市上存留蕭瑟,山頭積雪覆蓋到半山腰,山風低吟到讓人心裡沉悶。

太樂署大門內是絕對不沉悶的,巍峨高樓依靠那抵擋風雪的山勢而建,別說那盛放大型貴重禮器的莊嚴殿堂,就連內中連線大小院子的亭廊也修葺的暖和。

白泓端坐於樂署中堂靠外的一桌前,另外二十位儀表風雅的老吏還穿著夾襖,座下小爐裡火還不熄。

“白泓,聽說你想去洛陽?”尖細臉龐的樂丞寧大人瞟著他問:“那,樂令大人選了你沒有啊?”

這寧潛大人五十歲了,老眼昏花卻是大淵的首批黃門樂人,就算他聽工與頌樂的能力普通,但充人數時日一長,也就把仕途混的順到了樂丞的位子上。

也是他最能說話,人前一套,人後又是另外一套,他廣納民間樂人而從不讓人知。這其中海撈的宴會賞銀,他落下多少更是無人得知。

這時候他瞟著白泓,問那話的意思是,他想知道都有誰被派出太樂署,他這個堂堂樂丞是不想離開樂署半步的。

“前兩日,樂令大人那兒屬下就請求過的,興許是大人不準。”

回話的白泓,雙十年華,他被親戚舉薦到太樂署擔任小吏,受大予樂令親自管轄。他秩級不過百石,但看他珠玉抹額,腰間綴了御賜翡翠,平常不是很張揚,待他長手一伸,從他桌前那錦盒裡拿出篳篥。他是比劃姿態,看看貴族家的朝會中,他的側顏他的身姿是否是最有魅力的,若是自己打量不出來個究竟,他還會去煙花所在試探一下反響。

寧大人轉個脖子,正眼瞧著白泓:“洛陽距咱們京都的路程可不輕鬆,你不怕勞累,那我就在樂令大人那裡幫你美言幾句啊!”寧大人說完還得意地露出老鼠般的細牙,捋須而笑。

奸猾之人最常用的套路,白泓可不習慣。

“多謝寧大人的好意!屬下暫時不用。”白泓端正一頜首,臉上恢復冷清。

他對於王廷命令的出樂仗一事,不十分上心,他想去洛陽也是因為那裡的民間傳聞,相傳有罕見的古瑟製作匠人。

酉時三刻,白泓伸開手掌捧住錦盒,長身闊步離開樂署,他跨上他那龜茲紅鬃馬背,袖中手指緊緊挽住韁繩慢慢行。

春風吹拂鬢前髮絲兩綹,儀態風雅人又年輕,撩得街上女人們不分老幼,頻頻回望他,他不想太早回去,這陣子家裡的廚子們還在裡外忙活著燒飯做菜呢,膳食房底樓煙霧升騰到院子裡外,他去了就聞見油煙味道。

鬆開韁繩輕按馬籠頭,掉轉路徑,錦盒被他夾在腋下風吹起廣袖完全看不到。

他的紅鬃馬帶著他到了東街,那兒有饌香閣。他下馬出銀子買了一包五珍牛肉,攥在手裡,回頭之際瞟一眼對街拐彎處那家欣榮琴坊。

那是大淵國唯一的一家制作售賣琴坊,地處都城最繁華的東街,店面不小,來的人只看不買者佔多數。

白泓決定了回家先吃他買的這份牛肉,拐進了灰雀巷再走一段近路就能繞到家大門時候,他視線內出現了一抹窈窕背影。袍角飄逸,飾帶層層飛揚,慄發及腰,側面嘴角俏皮的笑給這小巷裡帶出明顯的活潑氛圍。

“馭… …”白泓粗著嗓子輕按馬頭,跟著跳下馬就調侃:“這是何方佳人這般絕色呀?”

“是你小子!我表姐夫沒教你規矩嗎?”

“我還以為是誰,原來是表叔!”白泓最愛逗的人就是他這位陰柔的“二姨子”內表叔,不為別的,就是解悶。他這表叔年少就失去雙親,被奶孃一路帶來這裡投奔他們時才六歲,階州戰亂,大淵的京城還算安穩了很多年。

哥舒夜一臉的嗔怒,怪他不懂尊重長輩,可他人在屋簷下還是把氣吞嚥下了,淡漠一笑:“都說這京城裡人多,樂署也是名揚千里,怎麼就沒人來買咱們家的琴呢?”

白泓將他手裡的錦盒塞給他,他先到小門上把韁繩遞給小廝,轉身和哥舒夜一起走進中門:“城裡南來北往的人客是多的很,但就是沒有幾個人能識貨呢!”

于田白家通曉音律,但據說最早是專門製作木刻樂器的,為了制琴而苦學音律。如意琴坊從境北向東一路遷徙,到了大淵京城已經是無數代欣榮琴坊中其中一家了。

祖輩們都曾在大淵王廷擔任過禮樂長,依靠著俸祿養家,制琴的手藝傳家也收徒,徒弟們一樣邊學制琴邊習音律。反正那技巧一年半載的不會出師,何況白家規矩多,就算十年下來你會了一樣也還得繼續耗著學下去。

性格有些兇橫的白泓的爹白季旺,任憑他這個做兒子的也不知道他到底會制多少種樂器,這是個難以破解的謎。

作為他爹的唯一兒子,白泓不記得什麼時候會木工活的,他娘說兩歲,但他祖父說他一歲就站著使用刨子了。

本來清高氣傲的以為天下就他最能制琴,等他被爹以成年禮驅逐到長安遊離一年,他到人家琴坊溜達半年才知道什麼叫無價,人人爭著購買。

當然,他雖說是遊離,他爹的銀子可都是給足了一年的份額。

他從長安回來之後,他那一正二內的屋裡陳設變的簡單了很多,一面紫檀木大屏風分開的內居室。

婢女遞給他手巾,他自個抹擦了手臉,他們家住在大淵京城好幾代了,宅院高樓少但勝在庭院寬敞。就這大小十二個院子,依稀可見那些豪氣的年月,就連左右兩邊那八個小院的穿廊都是老陶夜燈,前院水池畔那木樓連線的棧道都是名師出手。

親屬家眷們也沒有另外接辦房屋,全都住進來白家這穹頂似的大宅子裡,白泓爹孃住後面靠近祖廟堂左側的這一院,平常他爹為了練琴會來中庭客院的一間大屋裡小住。

他二伯一家住廟堂右側這一院,中庭左右兩側加起來共有四個小院,白泓選了右邊最靠近中庭的那個小院,哥舒夜則是一到十歲就藉故搬到中庭左側最靠裡的一個院子。

白泓有空就躥到他表叔那院子,瞅機會把他儲藏的音律書籍瀏覽個夠,他們之間相差五歲,而他這娘味十足的表叔就算不給他這侄子熱乎臉,他侄子也無所謂。這小子愛糾纏,也愛動手為他製作個小扇骨什麼的,看他表叔笑了還能為他砌個花壇植上幾棵杏樹桃樹啥的。

白泓心裡算是看透徹了他表叔,人家就是那樣帶點矯情的性子,不溫不火喜歡清靜。再說了,這家裡要找個外表出眾的人,真是難了,也不會回到祖先初來這裡時候那份熱鬧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