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49、偷雞不成(4)(第2/2頁)
章節報錯
安明送和珅一塊玉,價值不菲。只是當時的和珅,尚不敢收。
可是那塊玉著實是好,且和珅又有媚上之心,甚至皇帝愛玉成痴,故此對這塊玉也是念念難忘。
心思深沉的和珅,這便尋了個轉圜的法子,他不說自己會利用侍郎的職銜幫這安明達成目的,卻只是說,他會將安明的事轉告給尚書大人——尚書為戶部首官,侍郎為次官。而此時的戶部尚書為豐升額,英廉彼時是署理尚書一職。
在和珅看來,豐升額是一介武夫,能被封為戶部尚書,是因為豐升額剛在平定金川之戰立功;而且因為這位豐升額是阿里袞的兒子罷了。
安明不放心,和珅卻笑,“你怎忘了,豐升額尚書出自鈕祜祿氏,我和珅也同樣是出自鈕祜祿氏。雖說並非一個祖宗,可是一筆寫不出兩個鈕祜祿氏不是?”
和珅自以為聰明,卻沒想到豐升額根本不吃那一套。乾脆直接寫了奏本參劾和珅。
不過也是和珅“命好”,豐升額因多年戰陣勞累,於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去世,這一封奏本竟還沒來得及遞出。
不管怎樣,此時的戶部已經是英廉與和珅祖孫倆的天下,就算中間還隔著個右侍郎金簡,他倒也不放在眼裡。
故此他終是放下膽子,接受了安明這塊玉,叫安明如願以償,擢升為了司員。
和珅這邊柳暗花明、如魚得水之際,皇帝那邊廂,回到京中之後,便重拳整治貪官。
慧賢皇貴妃高雲思的親侄兒高樸,為高恆之子——高恆因貪墨被皇帝誅殺,這個高樸不記父親的覆轍,在葉爾羌任採玉大臣之時,貪贓賣官,被葉爾羌的阿奇木伯克彈劾,由烏什辦事大臣永貴上奏皇帝。
皇帝大怒,命將高樸處斬,“即在該處正法”,就在葉爾羌當地執刑。
“永貴據實奏辦,公正可嘉”,因此授吏部尚書。
永貴此人,官場也是幾番沉浮。四十二年,命署大學士,題孝聖憲皇后神主。大行皇太后的神位,皇帝叫永貴去書寫,可見對其文采、為人的信任;更在此後成為阿哥們上書房總諳達——可見皇帝對他的器重。
可是他曾經又因屢次“市恩”,皇帝是責他在官員任用的許多事上向其他大臣“賣好”,故此也多次下詔叱責……能以尚書高位,而被罰不準戴花翎;更是後來給直接罰到烏什去當辦事大臣。
對於永貴來說,這一條仕途走得如履薄冰。更因為皇上責他“市恩”,而獎他不畏權貴、參劾高樸。故此這個節骨眼兒上,永貴乃是心下最明白聖意之時。
——唯有硬起骨頭來,參劾權臣,方能得皇上重新的信重。
永貴自然想再接再厲,在接任吏部尚書之後,尚未回京,就已在尋找下一個目標——說巧不巧,他發現了豐升額去年的奏本。
永貴“搞死”高樸之後,矛頭接下來便直指和珅。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