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140、這世間最不可辜負的(第2/4頁)
章節報錯
豫嬪、忻嬪封妃的訊息,也已經傳到了京師去。
婉兮聽罷,心下也是複雜的。
她既為豫嬪歡喜,又因為忻嬪封妃而懸起了一顆心去。
玉蕤和婉兮宮裡的女子們都小心翼翼地,誰都不敢出聲兒。便是宮裡有事兒,也都悄悄兒去回了玉蕤,由玉蕤拿主意便罷。
可是到了晚上,到了該用膳的時候兒,不說話便是怎麼都不成了。
玉蕤想了想,還是悄悄兒吩咐了玉蟬和玉螢,將小十五和石榴給帶過去。
兩個小孩兒自是直腸子,進了便都叫著餓。石榴就算還不會說話呢,也跟著衝著婉兮直拍小肚皮。
婉兮瞧見他們倆,便是什麼心事都能暫且給撇一邊兒去了,這便叫擺膳。
反正是晚上的小食,也不用正正經經傳膳了,就是選了幾樣兒她自己和孩子都愛吃的,簡單擺了一張小炕桌,母子三人擠在炕上吃就是了。
玉蕤親手給石榴煮了稀爛的菜粥去,裡頭還加了肉糜,婉兮接過來先可著喂孩子,自己倒顧不上吃。
小十五終究都快三週歲了,這也是懂事了,不只顧著吃,還一雙黑豆兒似的眼睛直盯著婉兮瞧,“厄涅,您今兒怎麼不跟我說說話兒呀?”
婉兮被逗笑了,知道是自己滿臉無意識的緊繃,叫孩子們察覺了。
誰說小孩兒不懂察言觀色?他們的眼睛其實最淨了,當孃的,什麼都瞞不過他們的。
婉兮定了定心思,便含笑對小十五說,“在距離京師很遠的地方湖南,有一座著名的書院,名為‘嶽麓書院’。當年曾經有大儒‘朱子’朱熹、‘南軒先生’張栻在此講學。此地地方靈秀,人文輩出,為海內四大書院之一。書院在前明時,在張獻忠之戰中被毀。”
“這樣一座書院竟被毀於戰火,該有多可惜呢”婉兮娓娓道來,小十五聽得聚精會神,連筷子都放下了。一雙黑豆似的眼珠兒,只盯著額娘。
“那可不可以求皇阿瑪,重修呢?”小十五認真地道,旋即又垂下頭去,“嶽麓書院,小鹿兒,好像哥哥啊。”
婉兮心下十分欣慰,卻終究還是險些被小十五給催出眼淚來。婉兮深深吸口氣,伸臂過去,將小十五也給摟進懷裡來,“當然可以啊!只不過啊,還不用等到你皇阿瑪下旨重修,早在康熙年間,這座書院便已重修了。”
婉兮伸手撫了撫小十五的頭頂,“當然你皇阿瑪也有功:在乾隆八年,你皇阿瑪就賜御書‘道南正脈’匾額,以褒揚嶽麓傳播朱(熹)張(栻)理學之功。其後,你皇阿瑪又賞了銀子給湖南巡撫等地方官作書院經費。同時,大批有名望的學者被聘任山長,嶽麓書院是真正地復甦了。”
“因你皇阿瑪重視這座書院,故此地方官員也極為關注書院情形。就在幾天前啊,湖南巡撫上奏本給你皇阿瑪,說那書院裡房屋因年深日久,已經有傾頹的;而求學者又日益增多,書院裡原有的房屋已經不夠居住。你皇阿瑪已經下旨,叫地方官員在原址附近,靠近文廟處,增建數十間房屋,將嶽麓書院的規模更加擴大了去。”
小十五這便高興了,拍起手來,“皇阿瑪真好!”
婉兮含笑點頭,“那你今兒這故事也別白聽了,等你將來進了學,可該好好兒唸書;便是這會子還沒正式進學呢,那素日寫大字,背誦詩詞的時候兒,也要勤力才是。”
小十五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給婉兮打了個千兒,“兒子都記下了!”
婉兮心下的欣慰是無法言語的果然是陸姐姐教的好,叫這還不滿三週歲的孩子,已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雖說也天真淘氣,卻進退有度,真是叫她欣慰。
婉兮便搖了搖懷裡的石榴,“看,哥哥多像個小大人兒呀!石榴也要跟哥哥學呀”
有了兩個孩子的陪伴,婉兮好好地吃了頓飯。便是到晚間,兩個孩子都回去睡了,她回頭在想起忻嬪晉位的事兒來,心下便已經不那麼難受了。
她深吸口氣,努力朝玉蕤笑笑,“她這個時候晉位,不會是將死而沖喜,只會是有了皇上的孩子了。如此說來,她心願已經圓滿,這些年的臥薪嚐膽,也沒有白費。”
玉蕤上前扶住婉兮的肩,“姐別難受說不定她這胎,是吃了咱們那個方子來的!”
婉兮輕輕咬了咬唇,“我自然希望是這回事。可終究咱們不在木蘭,不知究竟,故此還是做好最壞的打算才是。就當她是真的有了,且就算她是懷了個皇子去。”
玉蕤便也咬住嘴唇,“總歸這會子皇上已經到了巴顏溝了,那距離迴鑾,最長不過這一兩個月之間的事兒。等回到京裡,正是她肚子該現形的時候兒。到時候她究竟是真的有了皇嗣,還是咱們那方子的功勞,咱們自看得清楚了!”
九月初一日,那拉氏終於回到京中。
偏偏這一晚,又趕上了月食。
若以太陽來代表皇帝,那麼月便是皇后。月食之警,叫原本就一腔怨氣的那拉氏,更是惱得躺在炕上犯了一宿的烙餅,睡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