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130、等(第2/3頁)
章節報錯
永琪滿意地勾了勾唇角,這才抬步而去。
午時前後,皇帝才從紫禁城回來。先回九洲清晏換衣裳。
皇帝從廊下走過,瞧見了地上堆放的蘆葦簾子,不由得問了聲兒,“怎麼都攤這兒了?”
那木圖笑嘻嘻上來回奏,“今兒是端陽,該驅五毒。這葦子簾子受了潮,裡頭怕是也生了蟲,這便攤在這兒曬曬,也是應了節氣。”
那邊廂魏珠已是來報,說皇太后的車駕已是從暢春園回來了。
皇帝來不及細問,這便趕忙進了殿去換過了衣裳。
皇帝穿醬色袷紗袍,紅青袷紗織二色金團金龍褂,乘四人龍轎至閘口門內等著皇太后,一同乘船至“萬方安和”。
至此,圓明園內的端陽慶宴,便已開啟了高朝。
大殿之上擺滿象徵祥瑞的葫蘆,窗子上、桌屏上,也都貼滿了滿人剪紙式樣的“葫蘆花”;還有貼以鍾馗為題材“硃砂判兒”的,有貼黃表紙上寫有咒語的“天師符”。
大殿正中,就在皇太后的御座後頭,掛著雍正爺年間留下來的午瑞圖。
這幅圖是雍正十年,由郎世寧所繪,該圖中部畫有一青灰色瓷瓶,瓶中插有艾草和盛開的石榴花、蜀葵花,瓶左的托盤內裝有李子和櫻桃,瓶右則散放著幾個粽子。
午瑞圖左右,還掛了如意館中其他畫師所繪的射粉團、賜梟羹、採藥草、養鴝鵒、懸艾人、系採絲、裹角黍和觀競渡等眾多端午的應景畫軸,分別描繪了端午節間各項民俗活動。
而眾人面前的席面兒上則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粽子,以及滿人家專給端午節用的細點“玫瑰餅”。
因此時年幼的皇子唯有圓子、石榴兩個,而石榴還小,尚且吃不得這些餑餑,故此皇太后專將自己面前的玫瑰餅賞了給小十五吃。可是小十五因吃多了椴木餑餑,便吃不下了玫瑰餅,這便悄悄兒給婉兮商量,想將玫瑰餅賞給了太監們吃。
婉兮忙給摁住,輕聲教導,“你可知道,這玫瑰餅不是誰家都吃得上的,便連額涅小時候兒都稀罕八叉兒地只能在五月節時,吃上一塊兒。”
小十五不解地望住婉兮,“為何?”
婉兮輕嘆一聲,攏著小十五,細細講來:“這些精細的餑餑啊,都是各家先供神和祭祖的。初一給神佛和祖先祭祀的供品,到了初五撤下來後就成了全家的好嚼咕。一般人家只供類似桃酥式的‘五毒餅’,初五晚間撤供;中等人家再放上小棗江米棕子和鮮果,一天一撤,以防腐爛。”
“唯有富貴人家是供玫瑰餅,以京西妙峰山當年產的玫瑰花製成的餅最為高貴。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勻做餡,製成餅,上火烙,名曰‘端午餑餑’,分為酥皮、硬皮兩種,是高檔細點,價格很貴。大約每斤八塊,每塊的價格相當於二斤白麵,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
“總歸啊,大家夥兒都覺著若是在五月節吃上玫瑰餅是非常吉利的事,買不起餑餑鋪的玫瑰餅,就自己動手蒸玫瑰餡的饅頭或甜卷,以應節日之俗故此你瞧你皇瑪母在滿桌子的餑餑裡,才會獨獨給你賜這個;你可不能糟踐了,必須得親口嚼了才是孝心。”
小十五終究是皇子,又尚且年幼,哪裡知道民間那些困苦呢?這還是頭一回聽額涅講到這樣的話題,已是聽得愣住了。半晌用小手兒將那玫瑰餅抓住了,仔細地包進自己隨身的帕子裡頭去,挽成了布包,慎重地交給自己的精奇嬤嬤趙氏去,“我晚上全吃嘍,碎渣兒都撿起來。”
婉兮欣慰一笑,“只要你吃,那吃不完的就可以賞給諳達、嬤嬤們去了。也謝謝他們如護著眼珠子似的護著你。”
語琴心下一動,也指了指小十五自己面前兒的餑餑,“你皇瑪母都賞給了你這麼金貴的玫瑰餅去,你還不也進給皇瑪母一樣兒好吃的去?”
婉兮揚眸,與語琴碰了個眼神兒,便也笑了。伏在小十五耳邊囑咐,“你三月裡剛送完痘疹娘娘,這會子端午除五毒,你倒是最乾淨的。由你親手進給皇瑪母的,便是最吉利的。想不想皇瑪母萬壽無疆?這便去吧。”
小十五便小肉腿兒登登地抱著一碟子椴木餑餑朝皇太后去了。
婉兮沒盯著那邊看,反倒垂下眼簾來,卻也還是遠遠聽見皇太后那邊朗聲的大笑。
她還聽見小十五童聲稚語地說,“皇瑪母穿這件坎肩兒真好看,就像戲臺上的電母娘娘!那些毒蛇,都是皇瑪母打跑的!”
皇太后這便又是大笑,婉兮聽得皇太后的話語聲朝她飄了過來,“可不是嘛,還是你額孃的手藝好。”
皇帝在畔也是湊趣兒,“令貴妃做餑餑的手藝是不錯,可是論得這針線麼——呃,皇額娘,您沒看看哪兒少縫了線,或者兩個大襟給縫到一起沒?”
皇太后大笑,輕聲啐,“瞧你說的!我看著這用五彩布頭兒拼成的,倒是費手工,便不似繡花那麼精緻,卻也用足了心去!”
婉兮這才含著笑,趕緊起身謝恩。抬眸望過去,小十五早被皇太后給抱在了懷裡,就像個大阿福似的,躺在皇太后懷裡笑呢。
瞧婉兮母子已是向皇太后送了心意去,那拉氏等人又怎甘示弱?那拉氏便率先起身,上前也送上一件五毒坎肩兒,卻是瞟著婉兮笑了聲兒,“本以為皇太后今兒這坎肩兒,得是我親手縫製。倒沒想到,叫令貴妃給搶了先兒去。”
皇太后聽出那拉氏的不願意來,卻也不便直接說話,沉吟著看了左右一眼。
安壽和安頤年歲大了,今兒又是唱戲呢,的確是有些分了神。
倒是伺候在皇太后身邊兒的汪氏聰明伶俐些,忙向那拉氏行禮道,“回主子娘娘,皇太后身上的這件兒,實則是皇上呈進的。皇太后也是因為這是皇上的孝心,這才早早兒就上了身兒的。”
皇太后滿意地點頭而笑,“正是如此。皇后啊,你也有心了,你這件兒也放在這兒,待會兒我穿夠了這件兒,就再換上你那件兒。”
皇太后也難得高興,便也哄了那拉氏一句,“佳兒佳婦,你們的孝心,我都受了!”
那拉氏終是得意而笑,抬眸瞟向婉兮。
婉兮卻沒在意這兒,而是好奇地望著汪氏去。
雖是選看的時候兒見過,終是隻看了排單和綠頭牌,終是沒聽著這姑娘說話,也不知道這姑娘的脾氣秉性;這回倒是見識著了,果然是聰明伶俐,且還是個有膽量的。
若是換了旁的官女子,剛進宮沒幾天,哪兒敢在皇后面前這麼出頭說話呢?更何況,方才那情形,還是有些尷尬的,若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被主子們給遷怒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