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青閔和程方約戰的時間是巳末,雖然鬥劍的兩位正主都到來了。

但大家都沒有想到,這還沒有到巳末,玉青閔跟程方就已經交手了。

圍觀群眾的心瞬間被牽動起來,個個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石橋上的戰鬥。

程方穿著灰衣,玉青閔穿著白衣,兩人一劍相交,身形交錯。

程方以重劍成名,一把劍比尋常的劍要寬大,重三十六斤,力大勢沉,攻守之間呼呼如風。

而玉家的劍法卻是以迅疾,堂堂皇皇為主調,偶爾有刁鑽之舉,也如蜻蜓點水,點到為止。

雙方一劍相交,心中再無雜念,眼裡,心裡,腦海裡,全是對方手中的劍。

玉青閔的劍很快,一個呼吸之間,便是叮叮叮點在程方的大劍上。他的身形也猶如飛花蝶舞,白衣飄飄閃爍。

程方神情專注,心中不亂,縱使玉青閔的劍再快,再迅疾,但依靠他成名十載的經驗,亦是可攻可守。

兩人有來有回,於石橋上,身形交錯。兵器相交的聲音不絕於耳。

且,兩人鬥劍,每一招每一式,似乎給圍觀者看來都充滿了莫大的兇險。

玉青閔一劍刺來,又急又險,本以為程方會被刺穿胸膛,但他大劍一撩,卻是將玉青閔的劍往上一撩,玉青閔順勢而為,手腕一翻,長劍纏住程方的大劍,轉了一個劍花,抹向程方的手腕。

手腕乃是手筋之處,倘若被玉青閔的長劍抹到手腕上,長劍鋒利,程方定然被被玉青閔的長劍挑斷手筋,自此再無一戰之力。

程方不進反退,大劍一橫,將玉青閔的長劍橫出一分,而後,劍背猶如蒲扇一般重重拍向了玉青閔。

玉青閔只感覺勁風撲面而來,他腳尖往地上一點,身形如飛鴻一般,退後兩步,避開了大劍,而後身形往後一倒,卻並非倒地,而是旋轉著,長劍凌厲如風,攻向程方的下盤。

程方有條不紊地格擋。

兩人的交手十分迅速,這才幾秒鐘,兔起鵲落之間,就近的圍觀者的耳裡便聽得如暴雨一般的“叮叮”聲。

那是劍與劍的相交,火花與火花的對撞。

河道兩邊,稍微排在後面的圍觀群眾皆是忍不住踮起腳尖來看,但旋即又被身後的人強制按下來。

河面上的船隻,皆是站滿了人。甚至有春樓的花船,一個個穿著清涼的女子站在樓船上,以往她們往那裡一站,便會有無數的眼睛看過來,但今日裡,卻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看過來,而是緊緊地盯著石橋上的鬥劍。

這些姑娘們膽子極大,邊看兩人的鬥劍,邊為程方和玉青閔加油,玉青閔年輕俊逸一些,故此加油的聲音要多上一些。

但程方這種沉穩的男子,身形健壯,也是有人喜愛的,亦是有一些加油聲。

“程方大俠加油。”

“玉少俠加油,贏了來小女子這裡,不花錢。”

這個聲音一響起,便有人鄙視道:“可得了吧,就你這庸脂俗粉,玉少俠又如何看得上?整個瓊郡,也就只要我配得上玉少俠了。”

“你們可少吱聲,玉少俠誰都看不上,他的心中,只有劍。”

這句話一出,沒有人敢反駁,因為,還真是如此,玉青閔二十三了,聽說還是童子身,一心練劍,從不正眼去看哪個女子。

相比於青樓們姑娘們的大膽,其他的女子,則是內斂許多,但少年英俊,又是瓊郡的英雄人物,又有哪個少女不對玉青閔芳心暗許,哀求家中父輩去玉家提親,皆被玉青閔拒絕。

石橋兩邊,程家一行人,玉家一行人,皆是安靜地看著石橋上的兩人。

玉明山看著石橋上鬥劍的兩人,說道:“青閔還是年輕了一些,如果經驗再多一些,現在應該已經結束戰鬥了。”

玉明啟鬆了一口氣,說道:“以後會成長的,看到青閔的表現,這一場,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