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話:立學(第3/3頁)
章節報錯
是老許家的親戚,人也合適,正好了。
這工錢畢竟是許三花出的,所以村長選定了人還是來給許三花說了一聲,許三花不管這個,倒是跟村長提了一句,女娃子也能讀書識字,村塾也可以收女娃子。
村長一聽,女娃上學?
誰家願意?
雖然心裡琢磨,但他還是在各家各戶來送口糧給娃子報名時提了這句。
大多數人一聽就扭頭了,男娃他們咬牙送來了,女娃還送來?那可算了。
但也有人家家裡娃子少的,日子也過起來的,想著老許家的六花,可不就是因為識字所以才能跟鎮上的秀才定了親?
要是他們家的女娃也識字,以後親事都要好說些。
疼女娃的人家心裡自然有一本賬。
轉天村裡就有人家送口糧來是給家裡的女娃報名的。
這頭一批的,都是跟老許家交好的這些人家,家裡一個兩個的都在作坊做工,套種魔芋也掙了不少錢的。
比如許大勞和李氏的小女兒許香梅,何彩雲的妹妹何彩霞,許三平的小女兒許旺喜,吳大隆的女兒吳丫丫,潘氏的小女兒許桂香,餘家的兩個小女兒,等等等等。
還有大柴村的,薛紅秀的堂妹也送了來,還有另幾個也在作坊做工的人家的女兒。
總之,加起來,竟也有十來個七八歲的小女娃呢!
村長一見這勢頭,行啊,一琢磨,送女娃的口糧減半,反正女娃的飯量咋也比不過男娃,咳,當然,三花除外。
一聽女娃的口糧減半,在家裡也是要吃的,反正六七歲的娃娃也做不了多少活,冬日也不忙活,就花半兩銀子送去上個冬學,認兩個字也行。
打著這樣主意的,一下子又送來十來個女娃子。
再加上家家戶戶有適齡的都送來了男娃子,到了十月初一立學,村塾裡足足有一百二十個娃子。
一百二十個娃子按高矮排序,站滿了村塾前的空地,一個個的雙眼亮晶晶,滿臉通紅的望著前頭的三位先生。
那陣勢,看得專門跑來看得家長們,心裡也是一陣火熱。
此後讀書聲傳來,籠罩整個村子,坐在家中都能聽到那朗朗的讀書聲。
人之初,性本善。
…………
眾村人不由得紛紛點頭,讀書好啊,他們小時候就是讀不起,能讀的話,誰不想讀?誰不想認幾個字?
他們也是沒機會,要不然,說不得他們也有考童生的天賦咧!
不過現在好了,他們沒做成的事,他們的娃子能做了。
不管讀不讀得,能認幾個字不做睜眼瞎,也是不虧。
萬一能讀呢?
那就是改換門庭的大好事啊!
村裡的冬學就這樣開始了,冬日裡沒事做,冷清,聽這讀書聲朗朗響起,可是一件叫人覺得十分享受的事。
老許家的大娃子成家了,小的這輩又還小,所以暫時還沒有娃子在村塾讀書。
不過這也不影響老許頭揹著手一天往響水灘去兩趟,跟一群小老頭聽著村塾裡的讀書聲,扯和些他們小時候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