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裡沒買牛,這犁田都是靠人拉了犁杖使力的,現下有了牛,倒是輕鬆許多。

許大茂和許二茂輪換著扶了犁趕著黃牛犁田,老許頭則和許三茂一人拿了個釘耙跟在後頭將犁過的泥土挑出雜草,搗碎平整。

這山坳子下的一排排梯田正都是土坡上幾戶人家的,都靠旁邊的小溪溝從山上下來的水灌溉,遇上下雨的,這田本也就蓄了不少水,所以犁田正好。

下頭幾塊田和上頭幾塊田,土坡上其他幾家人也都陸續一起來犁田,不過卻是自個在犁,村裡之前只有許老栓有牛,家裡田稍微多些的,也有拿了幾個銅錢去租了許老栓的牛來犁田的。

老許頭坐在田埂上歇氣的功夫,見下頭老劉頭和劉大升兩個人犁得實在費力,便不由道:“老劉啊,別急,等我們家這田犁好了,這牛借給你們使兩天。”

老劉頭一聽當然好啊,忙不迭笑著應了。

上頭許三平他爹聽見便趕緊也道:“我說滿倉大哥,這牛也借給我家使上兩天吧?”

都是捱得近住的,平時關係都不錯,也沒有隻借一家別的不借的理,老許頭當下就道:“行咧行咧,你們先慢慢犁著,這牛騰出來了,就挨個借去使唄!”

陸陸續續下了幾場春雨,宅子開建了十三四天,加起來也只做了八九天的活。

很快就到了給許二樹上薛家下聘的日子。

聘禮是年前就準備好的,初九天還沒亮,馬車先去劉家村周家村胡家兜接了親家人回來,吃過早飯,李氏這個中人就帶著許二樹的兩個舅舅以及四個老表押著聘禮,同胡春生等人,一起坐了馬車往大柴村去。

曉得今兒是下聘的日子,所以本是在老許家作坊做工的薛家人今兒都沒來做工。

一路到了大柴村,不用繞也得穿過大半個村子才能到村尾的薛家。

薛家院子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早就準備好了的,他們家灶屋夠大,薛紅秀的嬸孃和舅娘這些都在灶屋裡忙活著中午飯。

薛紅秀的奶奶老袁氏和她爹孃薛守成和宋氏都穿戴得整整齊齊的,還要兩個伯伯都陪在一旁。

李氏帶著劉大江一眾人進了院子,就笑眯眯道:“嬸子,紅秀爹,紅秀娘,我帶著人來給你家紅秀下聘來了!”

說著,吆喝著抬聘禮的人將聘禮從牛車上搬下來,抬著往裡進,一邊大聲唱著聘禮。

“聘金,兩錠銀元寶,足八錢一錠!”

“首飾,長柄銀製鏤空梅花紋簪子一支,刻石榴紋鎏金耳環一對,多子多福鏤空實心足銀手鐲一雙!”

“聘餅一擔一百斤,禮炮香燭四對!”

“公雞母雞一對!豬肉十斤!”

“四樣果:荔枝、桂圓、紅棗、銀杏,四樣糖:糖冬瓜、糖桃條、糖蓮子、糖桔皮,各二斤!”

“四匹上等細棉布,一匹紅的,一匹藍的,一匹青的,一匹灰的!”

“四壇上等好酒,四包茶葉!”

唱著,幾個表兄弟將聘禮一一抬進院子裡,一溜的擺在院子裡,供薛家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