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接下來流行什麼(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之後姜維老師詳細給林東峻說了劇本送審的相關事宜。劇本送到電影局進行備案稽核之後,一般二十天內,電影局會給稽核結果。透過了,則發放《攝製電影許可證》,拿到這個證就可以正式合法開拍電影了。
不透過,打回來繼續修改。
如果沒有拿到這個證就私自開拍電影,又私自去國外參加影展,情節就比較嚴重了,這就是搞地下電影了。
這方面第六代導演們經驗是很豐富的。
如果不謀求公映,只是個人收藏啥的,那怎麼都行。林東峻從沒想過要這麼做,實在是沒這個必要,而且他以後拍的大多數都會是商業電影,要靠票房賺錢的,這要是上映都沒法上映,靠賣海外版權收回成本就很困難了。
當然各種作者電影、藝術電影啥的除外,人家投資小,主要靠混各類影展,只要混一個獎盃,靠賣海外版權也能賺錢。
實際上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即是劇本稽核透過,可以合法拍片了,但是成片之後還要送審,經過內容審查和技術審查,確認影片是否可以最終透過。
透過的話,就可以拿到《公映許可證》,就是大家眾所周知的“龍標”,有了這個許可接下來就可以在電影院放映了。
林東峻知道,另一個時空中,03年之後,獲取《攝製電影許可證》就不再要求提供劇本進行稽核了,只要提交1000字以內的劇情梗概送審就可以了,當然成片之後的稽核幾乎沒變,這都是後話。
還有一點,需要提一下,影片被打回來之後,導演製片需要按照電影局提供的違規內容進行剪下,這個工作是電影製作方做的,電影局只負責稽核,並不剪輯電影。所以,流傳的電影局減掉了某些電影片段的說法並不正確,電影局不動剪刀,只提出修改意見。
最後說起這部劇的預算,林東峻開口道:“我目前已經籌集到了一百萬的資金,我大致估摸了下,拍完這部劇至少需要兩百萬,詳細的預算到時要找個專業的製片一起做。”
“我聽說咱們學校下面的青影廠每年也有部分投拍電影的的預算,不知道能不能申請一部分?”
姜維摸了摸短鬚道:“青影廠是有部分預算,不過不是很多,你要想申請,估計得找侯主任了,我估計你最終能拿到的投資不會很多,最多幾十萬……”
林東峻點了點頭,這和他預料的差不多,這個時候,侯柯明不僅是北電導演系副主任,還兼任青影廠的廠長,而且,姜維也知道林東峻和侯柯明是有聯絡的。
“劇本到時你先放這裡,回頭我給侯主任送過去,讓他看看。明天下午你不是要和王建在這裡見面嗎?到時一起再談談……”
“好,能在青影廠拿到一部分資金也是好的。接下來我會去北影廠找部分資金。老師您知道北影廠今年啟動的‘1998—1999青年電影工程’專案嗎?”
“咦,你這小子資訊真靈通啊,看來真是做了不少準備,你這個劇本不錯,遞上去拿到投資額的機率還真很大,惟一的缺陷就是你太年輕了,沒有以往成績證明自己……”
姜維感嘆了幾句,看來林東峻在的工作真不少呢。
說起來,1991年,國產電影年度票房還有23億元,之後一路滑坡,到了95年,只有9.5億,跌破了10億。去年也將將破了10億,今年比去年估計好點,但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當然大家都知道今年好的原因,《鐵達尼克號》。
每年上映的故事片數量也是一年少過一年,從1994年的148部跌到1997年的88部,很多電影人都已近吃不起飯了。
此時的張藝謀、陳凱歌還未轉向商業大片,中國電影產業一片迷茫。
這幾年真是電影業的寒冬。林東峻知道這種低迷一直要持續到05年,這一年,國內電影總票房才重新回到20億。
當然國內電影真正的起飛要等到09年之後,這就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