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同的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既然林東峻已經決定自己親自執導這部電影了,姜維等人也不再說什麼,而且,透過剛才的一番討論,林東峻的確是有點東西的。
四人吃著水果,繼續就這部劇進行各種討論,服裝、道具、拍攝手法、角色形象等等,林東峻還真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經驗。
姜維突然想起一事,開口道:“東峻,你這個劇本經過剛才我們的一番修改之後,大的方向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特別是你把故事背景放在了民國時期,這點很好。”
“不過目前的政策是電影局是不接受個人提交劇本稽核的,到時你看是以學校的名義還是某個電影廠的名義提交上去,這樣稽核透過的機率更大點。早點交上去早點讓他們稽核,有需要修改的細節也可以早一步弄好!”
“你知道學校裡面97屆文學系畢業的那個叫賈章柯的同學的事了吧?”
林東峻道:“嗯,聽說過一點……”
“那就好。你這位文學系畢業的學長才華還是有的,不過不經稽核透過私自參展這事怎麼都不好說。作為一部處·女作品,雖然在國際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不過在國內上映是不可能的。而且,官方的批評警告肯定不少,後續片子的稽核恐怕也會出問題……”
“所以啊,儘量在規則範圍內做事,不要老想著衝破規則束縛,你們年輕人啊就是比較衝動。不過這事也不能都怪在你們身上,現在整個行業不景氣,電影人畢業就是失業,人啊總要吃口飯嘛。現在局勢不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林東峻知道姜老師說的是去年剛畢業的文學系的青年導演賈章柯,林東峻在另一個時空中從小看的是港臺電影,當然主要是盜版影碟啥的。後來國內大片《英雄》橫空出世後,曾經被狠狠的震撼了一把,這才有了之後的電影夢,當然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最喜歡的還是商業片。
所有,對國內的文藝片啥的當然因為職業的緣故看過不少,實際上他並不是多麼喜歡,當然也談不上討厭,要他自己去拍這種片子,他也拍不出來。
上一個時空中,他的前兩部電影也是因為過於想要表達自我,這才撲的不要不要的,後才放下所謂藝術家的矜持,收斂了想要表達想法的衝動,最終透過模仿了某部片子,結果票房大賣上億,其中的滋味異常複雜。
不過雖然和專注於搞藝術片的第六代們沒什麼交集,不過對於國內電影屆第六代槓把子之一的賈章柯還是比較瞭解的。
這一世,在親歷這個年代之後,對某些資訊更是非常詳熟:
賈章柯70年生人,比林東峻大十歲。中學時就已經在《山西文學》發表小說,後來高考失敗,沒有考上大學,在復讀的日子裡,賈章柯寫了一篇文章,親自登門給了山西作家田冬照。
田冬照覺得這年輕人很有天賦,能吃文字這碗飯,後來輾轉託付幾個朋友,好不容易才找到賈章柯。賈章柯當時遞文章時忘了留聯絡方式。
然後賈章柯就進了作協的讀書改稿班。
在改稿班裡,賈章柯時不時能見到文學界的大拿,在老師的指引下文字水平也是突飛猛進。
田冬照老師意外得到一位佳徒,也是非常高興。不過,有一天,賈章柯在看完某部電影后,被電影的表達方式所吸引,想要成為一名導演。
猶豫再三,賈章柯還是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的老師,田冬照也很失望,不過,理想為大嘛,最後還是同意了賈章柯的想法。
91年,賈章柯開始報考北電,最後,93年考上了北電文學系。進入大學之後,有一段時間賈章柯非常迷戀霹靂舞,每週六去學校周圍的迪廳跳霹靂舞,被稱為“霹靂舞少年”,過上了黑白顛倒的生活。
1994年,這是一個神奇的年份,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世界電影達到巔峰,佳作井噴,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一年也被稱為“上帝看電影”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