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王北上勤王的訊息,朱琳澤成婚前一天就將訊息透露給了《大明日報》的主編沈漣,沈漣早就撰好稿,在朱琳澤出發的當天一下子印了十萬份報紙免費發放給南京市民,以造聲勢。

南京城再度炸開了鍋,上一次藩王出兵勤王還是崇禎九年,當年那個勤王的藩王正是南陽王的大伯唐王朱聿鍵。

唐藩再度勤王,這個訊息傳開,很多人已經開始議論朱琳澤的下場,會不會步老唐王的後塵。

臨行之際,朱琳澤修書一封寄給淮撫路振飛,他知道路振飛和朱聿鍵關係不錯,讓路振飛將此書信交給朱聿鍵。

半路上,朱琳澤的船隊遇到正奉旨南下前往南京視察長江舟師情況的給事中左懋第。

左懋第見有一支浩浩蕩蕩,打著勤王旗號北上的船隊非常好奇,急忙登船來訪。

“原來是沈大人。”左懋第和沈廷揚是熟識,督辦長江防務的時候也沒少和沈廷揚打交道。

“左大人為何南下?”沈廷揚問道。

“奉旨前往南京視察長江舟師。”左懋第答道。

“哎,左大人去歲秋天就曾視察過長江防務,長江舟師什麼情況左大人心裡還不清楚?”沈廷揚感慨左懋第有些迂腐,隨即問道,“聖上已有移駕南京的打算?”

左懋第再度前往南京巡視長江防務,說明崇禎是有意南遷的,正在做南遷的準備工作。只是現在,一切都太遲了。

“上意非不欲南遷,恐遺恨於萬世耳!”事已至此,左懋第直言道。

“聖上若不願南遷,遣太子、永王和定王到南京亦可。”沈廷揚說道。

雖然已經有了福王這個備胎,但出於士大夫傳統的正統觀念,沈廷揚還是希望崇禎的子嗣日後能在南京入繼大統。

“賊鋒飄忽不定,京營禁軍比不得唐時的羽林軍、神策軍,聖上不放心。”左懋第嘆道。

“今南陽王有數千精兵,雖比不得唐之羽林、神策二軍,但亦可一戰。”沈廷揚說道。

朱琳澤這次北上勤王的目的是接走京師城的官員,癱瘓京師的行政系統。接太子朱慈烺和永王、定王不在朱琳澤的計劃之內。

不過要是能接到崇禎的兒子也沒什麼不好,崇禎的兒子即位,南明政權內部的擁立紛爭也不至於那麼嚴重。

“給事中左懋第,見過南陽王。”左懋第朝朱琳澤拱了拱手。

南陽王朱琳澤的這支部隊,是左懋第這一路來所見到的第一支像樣的勤王軍。

正如沈廷揚所言,左懋第此行前往南京意義不大,朱琳澤建議左懋第乘快船返回京師,讓左懋第通知京師城內的官員到天津等候,他將接送這些官員到南京。

沈廷揚也贊同朱琳澤的想法,不過側重點不一樣,朱琳澤是想接官,而沈廷揚則側重於迎太子和兩王。

要是朱由崧沒在朱琳澤手裡,朱琳澤現在肯定也是巴不得輕裝北上接崇禎的兒子。只是現在有朱由崧這張牌握在手裡,朱琳澤從容了許多,崇禎的兒子能接就接,接不到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