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北方局勢【一更(3k)】(第2/2頁)
章節報錯
“皇上萬萬不可!遼東乃祖宗之地,一寸山河一寸金,雖是一尺一寸也不可放棄,更何況這是三百里地!臣請皇上三思!”吳襄義正嚴辭地說道。
崇禎心下不悅,原本想著吳襄是武夫,沒閣臣們那麼多心眼,不想這個吳襄心眼一點也不比閣臣們少。
“此乃朕為國家大計所做的決定,不干你父子二人的事,朕並非讓你父子二人棄地。賊勢甚急,卿有何破敵良略?”
吳襄父子的關寧軍是崇禎最後能徵調入京的強軍,崇禎不想放棄,主動承擔了責任,希望吳襄父子以及關寧軍能入京包圍京師城,以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
“闖賊既據有秦晉,未必會來犯京師,即使來了不過是先行的哨騎前來試探而已,小股闖賊不足為懼。若闖賊大軍敢來送死,臣父子二人必將李自成那廝生擒獻給皇上!”
吳襄信口開河地吹起牛皮,讓崇禎不要擔心闖賊,闖賊不足為懼。
吳襄不是不清楚李自成現在的實力,李自成能滅了孫傳庭的秦軍,收服三邊,取秦晉之地如探囊取物。他吳襄父子何德何能,能這麼輕鬆地解決李自成的起義軍,還活捉李自成。
之所以在崇禎面前信口開河,吳襄是不想讓關寧軍入京,吳氏乃遼東將門世家,根基都在遼東,為什麼要來京師涉險。
崇禎被吳襄的這席話逗的又氣又笑,幾年前要是有人和他說這話他就信了,現在李自成陝西陝西河南都拿下了,都跑到北直隸來了,你吳襄還和說不足為懼?闖賊不敢打京師城?
“闖賊現今擁眾百萬,吳卿為何說得如何輕而易舉?”崇禎氣極反笑道。
吳襄繼續信口開河道:“此乃闖賊虛張聲勢耳,賊言百萬,能戰之兵不過數萬耳。今賊屢勝而驕,原因在於闖賊未逢大敵,朱仙鎮一役,左帥可謂賊之大敵,而敗在我軍多賊之眼線降敵。
郟縣之戰,孫督師亦是闖賊大敵,而敗在孫督師之兵皆為秦人,無意戍守河南異鄉之地。
若是臣父子二人出戰早就平了李自成這廝!”
崇禎白了一眼吳襄,一針見血地問道:“吳愛卿父子二人有多少兵馬?”
吳襄一個激靈,意識到不能再繼續和崇禎吹牛皮了,再吹下去,把他們父子二人吹的神乎其神,崇禎非要調他們父子二人率兵入京不可。
“臣有兵三萬。”吳襄終於說了一句實話。
“籍冊上關寧軍可有八萬!這麼些年來,朕都是按照八萬人的兵額給你們發餉的!未曾短缺,緣何只有這個三萬兵?”崇禎怒道,他也不奢望關寧軍有八萬滿編,有個五萬他就知足了,沒想到五萬都沒有隻有三萬。
“臣最該萬死,因為臣養的是精兵,只有幾個士兵的糧餉合起來才能養一精兵,這是各邊的通病,並非始於臣父子二人。”吳襄叩頭道。
“罷了罷了。”事已至此,崇禎也不想深究,崇禎讓吳襄起來,繼續問道,“既是精兵,那此三萬人想必都是驍勇善戰之兵。”
吳襄心知崇禎已經有心要調關寧軍入京,說道:“如果這三萬精兵皆是悍勇無畏之士,成功何待今日?臣父子二人能用之兵不過三千人耳!”
三千人?
從八萬變成三萬,又從三千變成三千,崇禎實在忍無可忍,厲聲質問吳襄道:“三千人何以抵擋闖賊的百萬之眾!”
吳襄詭辯道:“這三千人並非尋常士兵,臣父子二人只吃粗糧,穿粗布衣裳,只為省下細酒肥羊,綾羅綢緞以供養這三千士卒,因此這些士卒皆是悍勇無畏之死士!”
此時崇禎已經是鬱悶至極,南陽王給他送了十萬兩銀子,加上之前沈廷揚上的防疫疏,京營的瘟疫情況有了一點點好轉的苗頭,不過能戰的京營士兵還是不多。
三千就三千吧,至少是三千精兵,總比沒有好。
“若是調這些死士入京需餉銀多少?”崇禎問道。
吳襄想都沒想,獅子大開口道:“需餉百萬!”
崇禎被吳襄報出的餉銀給驚住:“即使以八萬人計,也無需如此之多的餉銀!”
南陽王承諾開臺成功之後每年輸白銀百萬兩以資國用,這在崇禎眼裡已經是一筆鉅款了,合著這百萬兩白銀只能養得起你吳襄父子的三千關寧軍家丁?這養的不是凡間的兵,是仙界的天兵天將。
吳襄和崇禎非常認真地算了一筆賬,說一百萬還是少的了,這三千人在遼東有價值幾百萬兩的莊田,入京師之後怎麼補償他們?關外的六百萬百姓怎麼辦?如何安置,安置在哪裡等等。
崇禎被吳襄說的腦殼疼,只得作罷,打消了讓吳襄父子的關寧軍入京師的想法。
現在崇禎的全部家底就內庫存銀七萬兩,算上南陽王給的十一萬兩白銀也不過十八萬兩白銀。他崇禎砸鍋賣鐵,撐破天也就只能蒐羅到四十多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