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東線戰場(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定國還沒收到朱琳澤的旨意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打算,認為集中優勢兵力在兗州府,決不能坐以待斃,坐觀滿清將兵力西調。
李定國和眾將商議之後,遂決定主動出擊,和清軍野戰。
劉文秀和艾能奇請戰,這一仗是為了國家而戰,為了朝廷而戰,更是為了他們忠貞軍自己而戰。
不同於禁衛軍和神策軍,禁衛軍和神策軍都已經是正式的軍,而忠貞軍到現在為止還是新兵的待遇。
他們要用實戰證明,忠貞軍經過訓練已經脫胎換骨,足堪重任,為忠貞軍爭取到一個正式軍的編制,一個正式軍的軍旗。
三萬忠貞軍出城擺開陣勢,準備和城外的清軍進行一場血戰。
金勝雖然還沉浸於騎兵標在魯橋鎮一役慘痛的傷亡之中,但還是調整狀態,請求出戰。
不過金勝的請戰要求被李定國給拒絕了,騎兵不同於步兵,步兵傷亡再大,後續也能夠得到快速的補充。而騎兵的損失,則在短時間內補充。
金勝現在僅存的四營騎兵是朝廷所有騎兵精銳所在,不到萬不得已,李定國不會考慮使用金勝的騎兵。
至於步兵側翼需要掩護,以免被韃子的騎兵抄掠,忠貞軍一個滿編三萬多人的軍,要是還保護不了自己的側翼,劉文秀和艾能奇乾脆別帶兵了。
得知明軍出兵,清軍眾將驟然緊張了起來。
就連坐鎮山東的多爾袞也出現了慌亂之色。
多爾袞雖然向清軍宣佈了魯橋鎮清軍取得大捷的訊息。但在魯橋鎮大捷之後,多爾袞非但不繼續乘勝向南進軍,而是將大量的精銳西調,這不由得讓清軍起了疑。
既然取得了大捷,為何還懼怕兗州府的明軍不敢從山東南下?
當然,心情最緊張的還是孔有德,對戰明朝新軍,孔有德本來就沒有十足的信心。現在山東綠營最為精銳的十幾個營都被多爾袞調走,孔有德身邊只留了兩個精銳綠營當保鏢。
剩下的綠營雖然戰力尚可,但皆不堪大用,打硬戰,尤其是打南明的新軍,還是要靠那十幾個精銳綠營。
明軍出擊尋戰,滿蒙八旗肯定是不會當清方的主力迎擊的,最後上去當炮灰的還是他孔有德的綠營。
多爾袞招來清軍高層的核心將領來到帳中議事,商量著如何抵禦明軍。
說來也是諷刺,明明主動南下攻擊明軍的是他們,現在清軍在山東反而成了防守方了。
不出孔有德所料,多爾袞果然讓孔有德的綠營當主力。
孔有德在心底裡長嘆一聲,好在他對這個結果早有心理準備。
“奴才願率山東綠營,以拒南明新軍。”孔有德跪下受命道。
多爾袞滿意地點點頭,孔有德可真是個好奴才,要是所有的奴才都有孔有德這樣的覺悟,何愁南明不平。
就連一旁的濟爾哈朗也為孔有德這種大義凜然的精神所折服。
濟爾哈朗以為孔有德至少會推脫一番,畢竟此戰明軍來勢洶洶,山東綠營勢必凶多吉少。這山東綠營雖是大清的兵,但怎麼說也是孔有德的心血啊。
為了訓練這些山東綠營,孔有德往其中傾注的心力,是濟爾哈朗親眼見到過的。
想到此間,濟爾哈朗不免有些同情孔有德。當初南下幾乎打光了孔有德漢八旗兵,現在抵禦明朝新軍又要依靠孔有德的綠營兵。
“孔有德,你,很好。”多爾袞讚許地說道。
“只是奴才有一個請求,還請睿親王答應,只有睿親王答應了,奴才才敢踏踏實實地出兵。”孔有德跪地不起,對多爾袞說道。
多爾袞的面容上閃現過一絲不悅之色,奴才什麼時候有資格和主子談條件了?
不過現在他要靠孔有德的山東綠營抵禦明軍,要讓孔有德死心塌地地給他賣命,他還是給了孔有德幾分面子,和顏悅色地對孔有德說道:“孔有德,你也是我大清的棟樑,有什麼請求但說無妨。”
“此戰若敗,非戰之罪,皆臣指揮不力,還望睿親王莫要責罰山東綠營,以免寒了山東綠營兄弟們的心。”
孔有德對這場戰爭的前進態度不樂觀,在戰前還是先給自己找好退路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