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國債(第3/3頁)
章節報錯
豪格見狀齜牙咧嘴地對著南明君臣破口大罵,妄圖激怒朱琳澤一心求死。
朱琳澤又豈不知豪格的心思,只是讓人拿了塊破布將豪格的嘴巴給堵上。
民眾們關心今天的韃子兵遊街,南京城的縉紳和勳貴們對這件事情卻沒有多大的興趣。而是聚在一起研讀今天的《大明日報》。今天的《大明日報》上有一則重磅訊息:朝廷要向民間舉債!
放眼這個大明朝,這都是新鮮事。南京城的縉紳勳貴們無不對此事議論紛紛。
尤其是報紙上所承諾的一年百分之十的利息讓他們很是心動。
招商局的股票現在是一股難求,大夥都不傻,都明白隨著下南洋國策的施行,招商局的股票肯定只漲不跌,都不願意出售手裡的股份。
既然招商局的股票買不到,買買朝廷的這國債也不錯。
雖然一年百分之十的利潤遠比不上招商局的股票的收益,但好歹能讓錢生錢。
“老爺,小的已經到交易所打聽過了,交易所今天還沒有賣國債。”
定國公公府上的一個下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了回來,氣喘吁吁地說道。
高坐堂上的徐允禎撫著鬍鬚點點頭:“朝廷要發國債之事,是閩王昨天才和內閣的閣臣們討論的,交易所還沒賣也在清理之中,本公估摸著國債的劵票還在印製之中。”
徐允禎雖然是崇禎十七年南逃避難的勳戚,但現在的徐允禎可以說是南京的勳戚之首。
當初魏國公徐文爵事發,南京城內的勳戚不少人以為定國公難免會被波及,最後的結局輕則抄家,重則受到株連。沒想到徐允禎最後竟然什麼事也沒有。
徐允禎的兒子除了長子留在家中準備承襲公爵之外,次子現在在神策軍當軍政委,老三從吏學堂畢業之後也在浙江的糧食局當了局長,定國公一家可謂是風光無限。
更兼現在徐允禎手握四千股招商局的股票,當初百兩銀子一股購入的股票,現在在交易所掛牌的價格高達三百九十二銀元,翻了近四倍。
徐允禎現在也是招商局的大股東之一,這讓其他的勳戚們眼紅不已,後悔當初沒有跟徐允禎多買一些。
當初錯過了購買招商局股票的最佳時機,沒趕上的熱乎的,這些勳戚現在可不想再錯過這次國債的順風車。
只是他們對國債都不甚了了,因此在看了今天的報紙之後,都紛紛結伴來到徐允禎的府上探探口風。
徐允禎和很多閣臣私交甚密,想來也是知道一些他們所不知道的內幕訊息。
“定國公,朝廷發的這國債,比之招商局的股票收益如何?”保國公朱國弼問徐允禎道。
“當然是不如招商局的股票了,招商局的股票股價不僅蹭蹭地往上漲,每年咱們還能分到不少分紅呢。豈是國債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徐允禎白了朱國弼一眼,這麼弱智的問題虧朱國弼問的出來。
“既然不如招商局的股票,那還買他作甚?”朱國弼皺著眉頭道,“萬一到時候朝廷只借不還,可怎生是好?”
“保國公,招商局的股票是好,只是現在你還能買的到嗎?”
一旁的隆平侯張拱日也看不下去了,朱國弼越混越差也是有原因的。
當初招商局的股票能買到,閩王也只是對每家限購三千股,這個朱國弼雖然家資雄厚,但最終也只買了五百股。招商局的股票小漲到一百三十兩一股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賣掉了二百五十股,只留了二百五十股。
講武堂和大學堂招生,因為不忍心兒子受苦,最後也沒將任何一個孩子送到講武堂或者大學堂。
“朝廷這次借的國債是給新軍當軍費用的,新軍後面站著的可是閩王,閩王還會賴咱們的賬不成?”徐允禎也非常鄙夷地看了朱國弼一眼,“就說招商局每年的分紅,閩王可曾有短缺?”
“定國公所言極是,只是不知這次朝廷要發多少國債?還限不限購?”
隆平侯張拱日的問題就比朱國弼的幾句廢話要有含金量多了。
張拱日已經從招商局的股票那裡嚐到了甜頭,國債雖然收益不如招商局的股票,但總比把銀元和銀子爛在地窖裡要強。
“要發多少國債閩王也未曾在內閣透露,根據倪尚書的訊息,不會少於五百萬銀元之數。”徐允禎說道,“至於限不限購,暫無確鑿的訊息,但看陸長史的意思,這次的國債似是不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