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避戰儲存實力,未能及時突破進南直隸,就算保全了兵馬,多爾袞三兄弟也會拿這件事做文章,抓著他豪格的小辮子不放。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這次進攻,豪格可謂是做出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韃子這次一點保留也沒有,全部兵力都投入的戰鬥,預備隊都不留。”

趙風雨將手中的千里鏡拉伸開來,觀察了一番清軍的動態說道。

得益於光學技術的進步,現在千里鏡在軍中已經不是非常稀奇的玩意兒。

新軍營以上的軍官現在已經全部人手一根千里鏡。

只是不同級別的軍官,千里鏡的質量有些差別,但也足夠用了。接下來新軍的目標是爭取讓哨一級的軍官也能裝備上千裡鏡。

這放在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趙風雨還記得他剛剛進入新軍的時候,全軍上下有千里鏡的軍官可是寥寥無幾。

“好在咱們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清軍攻,我軍守之,清軍走,我軍追擊之!”

雖然高傑剛剛失去了一支手臂,但他現在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想他手臂的事情,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今天的戰事上。

高傑拍了拍昨夜臨時壘起來的厚實雪牆,為了壘起這道雪牆,全軍都放棄了晚上休息的機會,還有一百多名士卒的手甚至因此被凍壞。

新軍的騎兵和高傑軍中的弓箭手,此時正站在雪牆後面,檢查著手裡的手銃和弓箭。

高傑和趙風雨心裡都清楚,要是再像昨天一樣,用騎兵和韃子的騎兵死磕,絕對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韃子怕他們的步兵,那他們就客串一回步兵,讓韃子開開眼。

兩人於是一合計,決定第二天韃子要是進攻,他們就原地就守,要是韃子想走,就上馬追擊。

這樣雖然不能保證打贏韃子,甚至把戰場上的主動權交到了韃子手上。但至少,他們能夠多爭取到一些時間。

昨夜,高傑和趙風雨也不知道向上蒼祈禱了多少回,希望武鋼的甲標能夠早點抵達。

騎兵標自成軍以來,雖然不曾被當做步兵用過,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騎兵標為了配合步兵作戰,從軍官到普通計程車卒,對步兵的戰術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瞭解。

現在最大的問題反而是武器,他們沒有步兵所使用的長矛和長銃。

趙風雨和高傑也只是下令連夜就地採伐樹木和拾取木料,製作了一些木矛。

這種應急用的玩意兒自然是比不上新軍正規的長矛兵們手裡的長矛。

他們的長矛從杆子的用料和矛頭的用料和形狀都非常有講究,他們手裡這些削尖的木棒能不能刺穿著兩三層甲的清軍都是一個未知數,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不過現在高傑和趙風雨也沒有多餘的選擇,只能有什麼用什麼。

火銃也是一個問題,雖然趙風雨不缺火銃,騎兵標的騎兵標配的遠端火力就是兩杆燧發手銃,非常奢侈。

但短銃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射程和射擊精度都和步兵所用的長銃差距非常大。

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在火銃上也適用。

看到昨天還是騎兵的明軍今天全部變成了步兵,這兩甲喇滿洲鑲黃旗的騎兵感到有些吃驚。有些牛錄章京和甲喇章京甚至開始嘲笑明軍騎兵的怯弱,被他們打怕了不敢衝鋒應戰。

倒是豪格在明朝新軍手上吃過虧,知道明朝新軍不容小覷。嚴厲喝斥了這些輕敵的軍官。

這些新軍不比崇禎年間的明軍,基本上都是蝦兵蟹將。這支軍隊是一支完全脫胎換骨的軍隊。

要不是這支軍隊的橫空出世,他們在多鐸南征之時就已經飲馬長江了也說不定,何至於造成如今在山東地區和明軍進行拉鋸戰。

清軍衝鋒的牛角號聲響起,兩千多名滿洲鑲黃旗的騎兵縱馬衝向明軍那道連夜築起的單薄雪牆,似乎能夠輕易地將這道單薄的防線給撕碎。

明軍早就做好了準備,前方計程車卒手裡僅僅握著已經裝填好的燧發火銃,身後計程車兵則做好了準備裝填的準備,通條和彈藥都拿在了手上。

至於明軍的兩翼,則是由高傑所部的騎兵負責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