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興建圖書館(第1/3頁)
章節報錯
“閩王乃是唐藩之後,何德何能,竊據監國之位,把持朝綱,獨斷專行!”
傅以漸借酒壯膽,拎著酒壺,醉醺醺地說道。
“今上乃是神宗之後,按照宗序倫理,理應親政,聖上又非小兒,何來攝政之說?”
“我觀閩王有窺伺神器之心,長此以往,我大明就要變天嘍。”
“慰生兄,慎言,小心隔牆有耳。”
茶館內,一名身穿道袍的書生湊上來小心翼翼地提醒那麼情緒激動的新科進士道。
南京情報司司長劉清飛身著便裝,端坐於二樓欄杆的旁的一個位置。
這個位置視野極佳,所謂的視野極佳,倒不是說風景有多好,而是在這裡能夠清楚地觀察到一樓乃至二樓大部分地方的情況。
招商局出海拓殖之後,情報司的業務隨著招商局一同向海外拓展。
東邊的日本,北邊的滿清和朝鮮,南邊的南洋諸國,乃至西邊的順和西,各地都設定了相應的情報局。
為此情報局還專門從就有的錦衣衛系統中挖牆角,以擴充人數。
崇禎朝初年崇禎被文官一通忽悠,裁撤了廠衛,廠衛本來就已經元氣大傷。
弘光朝又大肆挖廠衛的牆角以擴充情報局,廠衛現在可以說是名存實亡,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情報局才是未來的新廠衛。
劉清飛就是情報局專門從錦衣衛挖過來的人才。
由於情報局業務的擴張,導致情報局的工作量陡然增加,楊文和楊武兩位情報系統的元老不得不抽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分析整理情報,篩選出其中最有價值的情報呈遞給閩王。
南京作為京城,天子腳下,瑣事最多,為此楊文和楊武向朱琳澤舉薦了劉清飛出任南京情報司的司長,專職負責情報局在南京的工作。
劉清飛因此一躍成為情報局的第三號人物,京城的情報司雖然等級上目前還是和地方情報司司長的級別一樣,但由於京城情況特殊,實際上京城情報司的司長權力遠比地方情報司大的多。
地方的情報司呈遞情報的方式一般都是透過情報局再呈遞到閩王面前。
而南京情報司則每五天就要就要給閩王做一次彙報,遇到緊急的情報,可以直接面呈給閩王。
這些權力都是地方的情報司所沒有的。
“明明是茶館,被這群讀書人搞的烏煙瘴氣的,跟酒館似的。”
劉清飛品了一口茶,他手中的這盞茶,一盞茶就要價五角錢,多喝上幾杯,這個月的俸祿就喝進肚子裡了。
劉清飛仔細品了幾口,恨不得將茶盞中的茶葉都吞進肚子裡。
“你說這茶有什麼好喝的,五鳳樓上好的武夷山茶茶葉,一斤也才賣五角錢,他這茂闕閣一小盞就要五角錢。”
劉清飛放下茶盞,要不是情報司有專門的經費,憑他那點俸祿,可不敢來這裡喝茶。
“司長,茂闕閣喝的不是茶,是品味和圈子,你看著窗子,全都是琉璃的,大街外頭的景象一覽無餘。全南京捨得下血本全部門窗都裝上竹塹上好琉璃的茶館只此一家。”
“司長,聽說這茂闕閣光是裝潢可就花了足足二十萬兩銀元。人家來這裡就不是為了喝茶,是來混圈子的。”
“司長你也不是專門來喝茶的不是。”
幾個南京情報司的司長你一眼我一語地說道。
“你們也知道來這裡不是喝茶了的了?”劉清飛沉聲問道,“下邊誹謗閩王,造謠生事的那幾位是什麼來歷,可曾全部查探清楚了?”
幾個情報司的番子說的也在理,正經人誰沒事跑到這個銷金窟喝五角錢的茶水。
“回司長,都探查清楚了,為首鬧的最歡的是今年的探花郎傅以漸,跟著附和的是二甲進士王炳坤。”
一個番子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