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福建艦隊就給他們鑽頭開菊花——開開大眼。

見明軍的艦船向他們駛來,安宅號上的野島流水軍們一點也不慌張,反而感到十分欣喜,明朝海軍的艦船終於進入了他們的射程,船上讓他們引以為豪的艦炮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安宅號為數不多的一個優點就是船身較為堅固,針對安宅號的特點,李國志並沒有像打朱印船一樣先打實心彈,而是下令換成了鏈彈,先掃朱印船船上的席帆,讓其徹底失去機動能力。

只要打調了對方的帆,這些安宅號就是海上的活靶子,任由他們宰割。

鏈彈的射程非常近,幾乎要貼著對方打才能保證比較有效的命中率。

因此,在靠近倭寇的安宅號之前,福建艦隊的艦船不得不先承受兩到三輪對方的炮擊,這對船上的船員們是一個考驗。

好在很多船員都經歷過幾場大海戰,都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倭寇的這點陣仗在他們面前不值一提。

在捱了兩三輪艦炮,貼近倭寇的安宅號之後,各艦紛紛將炮口上抬,對準安宅號上的席帆開火。

“收帆!收帆!”

在旗艦上的島津十四郎撕心裂肺地喊道。

島津十四郎在崇禎十六年曾經參加過竹塹海面上的那場海上對決。

那場海戰他至今記憶猶新,他非常清楚對方剛才不開火,現在將炮口上抬這麼多意味著什麼。

他們是要打安宅號的帆!

島津十四郎雖然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也於事無補。

明朝海軍艦炮上發射出的鏈彈齊刷刷地向這些安宅號的席子帆上掃去。

這些鏈彈要比當初島津十四郎在竹塹所見到的鏈彈要更大,更有威力。

竹塹海戰時,對方所使用的艦炮還是9磅艦炮,而如今對方的海軍已經從八九艘海鯊級戰艦搖身一變,擁有了數十艘大艦,9磅艦炮也換成了威力更大的18磅艦炮和24磅艦炮。

島津家的水軍在這幾年卻沒多少變化,他們又該拿什麼和明朝的海軍較量。

島津十四郎面前的這支福建艦隊,還不是明朝海軍的主力艦隊,明朝海軍的主力艦隊是規模更大實力更強的北洋艦隊。

想到這裡島津十四郎感到深深的絕望和無力,島津家的薩摩藩,已經是日本各大藩主中海上實力最強的了。

他們面對明朝的海軍其中的一支非主力艦隊尚且如此,恐怕整個日本的藩主全部聯合起來,恐怕也不是明朝海軍的對手。

這是一場從一開始結局就已經註定的戰爭的,日本較之於明朝這個龐然大物,哪怕不是統一的明朝,實在是太過渺小了。

只一輪鏈彈掃射,安宅號上的席帆不是被連著桅杆被攔腰斬斷,就是被打的千瘡百孔,四處漏風,完全失去了動力。

不過這只是開始,在一輪鏈彈的掃射之後,李國志見目的已經達到,讓各艦換裝實心彈直接將這些安宅號戰艦擊沉。

二十五艘大小不一的安宅號只能在原地眼睜睜地望著明軍裝填實心彈隨後點火射擊。

此時艦船上的船員們,也將船上的小臼炮搬了出來,調整好射擊的角度,向安宅號上發射開花彈,殺傷安宅號上的人員。

在實心彈和開花彈的雙重打擊之下,安宅號上的倭寇水軍潰不成軍,徹底失去了戰鬥意志。

安宅號的船身不斷承受著明軍的炮擊,臼炮射出的開花彈在他們的頭頂上爆炸,天女散花般地將金屬彈雨拋灑在他們的頭顱上。

安宅號的甲板上到處都是鍛制殘臂以及猩紅的鮮血,木屐走在上面都打滑。

安宅號雖然以船身堅固著稱,但這也僅僅只是相對於日本小藩主所使用的那些小炮而言。

面對大明海軍的18磅乃至24磅艦炮,讓安宅號引以為傲的堅固船身,也顯得十分蒼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