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和倭寇拉開一段距離之後,慢慢炮擊消磨倭寇的小水舟和小火舟。

李國志也深以為然,倭寇的小船終究還是依靠人力滑動,而他們的大船,只要借風得當,這些倭寇的小船不可能追上他們。更不可能引燃他們。

唯一的問題就是倭寇的小水舟和小火舟目標太小,用艦炮打沉這些在海上運動的小船對福建艦隊的炮手們來說是極大的挑戰,非常考驗他們的炮術。

饒是如此,李國志還是採納了施大瑄的這個建議,採用這個比較費時的戰術。

雖然直接衝上去近距離撞沉擊沉對方的艦船效率更高,但福建艦隊的將士們所要承擔的風險和傷亡也更大。

李國志敲響了舟船上的鐘,同時派遣旗語兵到艦臺上傳遞了命令。

在得到命令之後,各船在各自船長的指揮下掉轉船身,調整橫帆帆面,使得橫帆的帆面和風向呈三十度角,以獲得比較大的風力,和倭寇的小船們拉開距離。

大型安宅號由於巨大的船體重量,以及不科學的船體佈局,導致其在海上的行駛速度比較緩慢,但野島流水軍的核心戰術就是圍繞三艘巨型的安宅號戰艦展開的,中小型的安宅號雖然行駛速度要比大型的安宅號快,但也不得不放慢航速,等待龜速的大型安宅號。

野島流水軍的指揮官見明軍艦船轉頭遠去,急忙趕在明軍艦船脫離他們的射程之前發炮攻擊。

不得不說,野島流水軍炮手的炮術要比那些普通水軍的炮術強多了。

這一輪炮擊有十幾顆炮彈命中,其中兩顆還打在了李國志的旗艦上。

好在福建艦隊現役的戰艦都是竹塹造船廠出廠的新式戰艦,用的都是合格的木料,船體質量也保證。

這些命中的炮彈只是對他們造成了一些無傷大雅的輕傷,並不影響各艦繼續作戰。

望著明朝海軍的艦船距離他們越來越遠,小水舟和小火舟上的倭寇們急的哇哇怪叫。

無論船上的武士如何對划船的槳夫們使用什麼手段,甚至採用殺雞儆猴的辦法,用手中的武士刀殺了幾個槳夫,依舊無濟於事。

這些槳夫們也很絕望,憑藉他們雙手在海上划槳,如何追得上對方滿帆的大海船?

就在拉開一段距離之後,福建艦隊的艦船突然將船隻上的前兩根桅杆向右打死,將船尾的桅杆向左打死,龐大的船體藉著充足的風力緩緩轉動船身,將船舷的一側即將對準倭寇的小船之前便收帆下錨。

停穩船隻之後,船上的炮手得到了自有射擊的命令,在炮車上調整有限的角度,尋找各自的目標,隨即開火。

由於目標太小,多數炮彈只是打在了倭寇小水舟和小火舟的周圍,只有少數炮彈命中。

對於這樣的結果,海軍的軍官們早有心理準備。連炮手射擊考核用的靶船都比現在的目標要大上好幾倍,更不用說目標還是在移動中。

很多海軍的軍官就是從炮手升上來的老炮手,他們也知道打這樣的目標難度又多大。

不過目標雖小,但炮彈只要能夠打上去,這些小舟船必然沉沒,堵都來不及堵得住,這也可以說是現在為數不多的好訊息吧。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周旋,倭寇的小船漸漸被肅清,只留下寥寥數艘孤零零地遊走於船隻碎屑和淡紅色的海水之間。

漂流在海上的倭寇處於求生的本能向船隻游去,希望這些船上的倭寇能夠救他們一命。

不過船上的倭寇卻選擇了直接無視他們,這令那些漂浮在海上的倭寇感到心灰意冷,只能抱著漂浮物聽天由命。

海面上稀少的倭寇小水舟和小火舟已經不能對他們產生多大的威脅。

就算他們靠上來,甚至不用艦炮,直接使用火銃李國志也有辦法將上面的倭寇殺光。

現在在海上唯一能對他們產生威脅的是野島流水軍的那二十五首安宅號。

終於可以打個正兒八經的海戰了,李國志搓著手,下令各艦朝倭寇的安宅號靠近,準備對安宅號展開炮擊。

安宅號行動遲緩,這在海戰中非常吃虧,打野島流水軍,無論是李國志還是施大瑄都不覺得有太大的壓力。

福建艦隊連鄭家水師和紅夷人的遠東艦隊都曾擊敗過,區區野島流水軍又算哪根蔥?

野島流水軍這種看似強大的落後艦船,也就在日本沿海的小澡盆當小霸王,欺負欺負那些朱印船都沒多少艘的小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