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西班牙來使(第1/3頁)
章節報錯
鄭芝龍倒是個人才,一個以海盜起家的地方軍閥,竟然匯聚的地球上三個主要人種,堪稱國際化的典範。
這些黑番朱琳澤並沒有放在心上的,說到底這些黑番不過是奴隸罷了,又不是什麼高技術兵種。
他的部隊最不怕的就是個人能力和身體素質極強的部隊。管你武藝有多高超,身體有多棒,終究都只是血肉之軀組成的皮肉筋骨,在火銃面前只不過是扣動一下扳機的事情。
對朱琳澤威脅最大的反而是鄭芝龍手底下那些紅夷僱傭兵,尤其是炮兵,那可是實打實的技術兵種。
只不過很遺憾,到目前為止,朱琳澤還沒有這支部隊的資料。對紅夷僱傭兵的人數,所使用的槍炮,以及他們的指揮官都一無所知。
就連曾雲父子對鄭芝龍的這支神秘的僱傭兵隊伍都知之甚少。只知道這支隊伍的成分非常複雜,名義上是紅夷僱傭兵,實際上隊伍中還有不少佛郎機人,英格蘭人,法蘭西人,甚至是羅剎人。
只是其中人數最多便是紅夷人。
朱琳澤留眾將吃了個飯,其意圖主要是為了增進同諸將的感情。
自己帶出來的將官都是經過流水線生產出來的,高層將官很多都是還沒赴臺之時就追隨他的老部下,無論是能力還是忠誠都是毋庸置疑的。
主要是左良玉麾下的將官,朱琳澤對他們的瞭解並不深。
閩粵之戰還需要這些營兵將官的配合,等這一仗結束之後,朱琳澤打算重新整編左良玉的部隊,將這支武裝編練成能為他所用的武裝。
根據左良玉的臨死前提供的籍冊,他麾下總共有八萬之眾,比高傑和黃得功的實際人馬加起來都多。
高傑和黃得功所部的營兵人數差不多,都是三萬多人,但他們已經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了。
更不用說左良玉這種在崇禎末期,透過避戰積蓄個人力量而崛起的軍閥。
楚鎮籍冊上的八萬營兵是實數,不過這八萬營兵並非全在福建。
左良玉帶到福建的也只有四萬餘眾,剩下的四萬則留在武昌,由他兒子的左夢庚和心腹愛將馬進忠節制。
吃完飯,朱琳澤單獨留下海軍的將佐以及鄭森談話:“鄭軍之中可有將佐能夠策反?”
靖武小朝廷的兵馬都是漢人,能透過策反削弱靖武小朝廷的兵力,從而進一步瓦解對方的鬥志,最大程度降低己方的損失自然是再好不過。
朱琳澤雖對全殲敵軍有執念,但這只是針對滿清韃子這種異族。
趙之龍的那些營兵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惠安一戰,幾萬人的部隊連一個小小的惠安城都守不住,足見其糜爛程度。
眼下鄭氏集團的私人武裝力量才是靖武小朝廷的中流砥柱。
施大瑄父子和鄭森對視了一眼,施大瑄率先開口說道:“鄭家幾個族兄弟想要策反極難,倒是當初在臺結拜幾個十八芝的弟兄可以一試。”
說到這裡,施大瑄有些尷尬,他就是十八芝之一。
所謂的十八芝就是當初跟隨顏思齊開臺之時在臺結拜互相幫扶的十八個海盜頭目。
這麼多年過去了,十八芝或是已經殞命,或是歸隱鄉里,或是在顏思齊死後為鄭芝龍效力,或是為劉香為紅夷效力,現在有多了他施大瑄為閩王效力,當初的十八芝早已經七零八落,物是人非。
殘存下來的十八芝,現在多數還是在鄭芝龍麾下效力,在顏思齊死後,鄭芝龍透過娶顏思齊的女兒成為了十八芝新的領導者。
“根據你對十八芝的瞭解,將為鄭軍,以及為紅夷效力的十八芝人等整理成疏給孤。”朱琳澤交代施大瑄道。
關於十八芝的資料,他的情報網收集了不少,只是論對十八芝的瞭解,在他文武幕僚之中,沒人比得上本就是十八芝之一的施大瑄。
荷蘭東印度公司雖未在明面上對他們宣戰,但他們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瞭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站在鄭芝龍這一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