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以退為進(第3/3頁)
章節報錯
朱琳澤打算將黃得功調到河南和湖廣,以增強河南、湖廣兩地的守備力量。
“見。”
朱琳澤同意了接見黃得功。
黃得功手裡捧著將軍印和虎符,進門便直挺挺跪倒在地上。
“臣有罪。”
朱琳澤不清楚黃得功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到底想要幹什麼。
黃得功口中說的罪,朱琳澤也清楚,無非是南征閩粵之時,在龍巖城頓兵不前之罪。
但黃得功在後面攻打漳州、收復海澄的戰役中表現的還不錯,也算是功過相抵,朱琳澤也沒想過要治黃得功的罪。黃得功這是唱的哪一齣?
此時朱琳澤心裡滿腹狐疑,猜不透黃得功的心思,只是先讓黃得功起來。
“黃將軍,起來說話。”
“罪臣不敢。”黃得功叩首道,“罪臣聽說閩王收編了左帥之軍,罪臣願告老還鄉,罪臣雖有罪,但罪臣的這些兵是無辜的,也曾為朝廷立下過汗馬功勞,希望閩王念其往日之功,仿左帥舊部之制,將其編入新軍之中。”
朱琳澤聞言沉吟了半晌,黃得功的話他信了,但沒有全信。
告老還鄉不過是個託辭罷了,朱琳澤不相信黃得功願意放下兵權。黃得功特地提到了仿左良玉舊部之制,說明他也想像左良玉的舊部一樣,以溫和的手法直接併入新軍的體系。
“黃將軍對朝廷的忠心,滿朝上下,何人不知?”朱琳澤攙扶起黃得功,“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際,豈能沒有黃將軍。”
朱琳澤讓黃得功找個位置坐下,令人給黃得功上茶,心裡頭一面琢磨著怎麼處置黃得功所部的兵馬比較穩妥。
黃得功麾下有三萬之眾,勉強也能挑選出兩標人馬和新軍混編,就地在江東、江北大營編練,編練成功之後再成一軍。
剩下的人馬也可以直接讓他們和招商局籤合同,成為招商局的僱傭兵到海外從事拓殖活動。
只是黃得功的身份不比馬進忠和金聲桓二人,黃得功是弘光朝的開國武臣之一。
其地位不是金聲桓和馬進忠之流能相比的,朱琳澤為了安撫左良玉舊部情緒,讓金聲桓出任了神策軍的副軍長。
後面成軍之後,也只有一軍之長的職位適合黃得功。朱琳澤在權衡利弊之後,還是做出了決定。
“既然黃將軍有此心,孤就按左帥舊部之制安置黃將軍之兵馬。擇其精銳入江東、江邊大營編練。”朱琳澤對黃得功說道。
“只是黃將軍乃不可多得的將才,焉能就此告老還鄉,待成軍之後,黃將軍出任軍長一職。遠征日久,黃將軍暫且先在南京休息休息罷。”
雖說給了朱琳澤承諾給黃得功正軍長之職,但往後朱琳澤還是可以透過任命嫡系之人為副軍長和軍政委來牽制黃得功。
再者,朱琳澤對軍隊的掌控力來源於陸軍講武堂的出來的基層軍官。
只要朱琳澤不斷往軍隊輸送基層軍官,他就不怕軍隊會脫離他的掌控。
黃得功對朱琳澤的這個安排非常滿意,朱琳澤的這個安排可以說是正中其下懷。
黃得功戀權,但又苦於自己不是閩王的核心。
這次班師回京來找朱琳澤交出兵權辭官不過是表面上的功夫,實際上黃得功這是以退為進。
目下新軍就兩個軍,往後就是再成一軍,也才三個軍,黃得功要是成為新軍的一軍之長,不僅手上依舊保留著兵權,還搖身一變成了閩王的嫡系人馬,可謂是一舉多得。
“臣謝過閩王。”
黃得功叩首謝恩道。
黃得功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心滿意足地離去。
“屬下倒是小看這黃得功了,一介武人,竟能想到這麼一出。”陸聞達望著黃得功離去的背影說道。
“黃得功也是前朝宿將,只要他能夠忠於朝廷,用他又何妨。”朱琳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