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以退為進(第2/3頁)
章節報錯
“宋先生已經做的很好了。”
朱琳澤倒是在意料之中,宋應星要是帶工學堂一搗鼓就搞出了能夠使用的蒸汽機,那才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朱琳澤鼓勵了宋應星和工學堂的學生們幾句,又專門給他們批了一萬兩銀子作為研製改進蒸汽機的經費,讓他們繼續折騰。
別了宋應星等人後,朱琳澤到商學堂挑選了二十幾個成績的學生作為中央銀行的班底,等徐佑回來之後給徐佑打下手。
朱琳澤還想到圖書館逛一逛,只是圖書館還沒建好,這讓朱琳澤感到有些掃興。又到其他幾個學堂巡視一番後,離開了帝國大學堂。
左良玉舊部經過整編,納入朱琳澤的嫡系部隊之後,朱琳澤現在陸軍光是步兵就有十三個標,其中禁衛軍八標,神策軍五標,總計步兵兵員七萬八千餘人。
除此之外朱琳澤還有一標又三個營的炮兵,一標又兩個營的騎兵。炮兵和騎兵合計一萬八千六百人。
這還不包括江東、江北大營尚在編練的三個新兵標。光是正規軍,朱琳澤現在就有將近十萬人。
朱琳澤算了算軍餉,光是嫡系部隊的軍餉一年就要二百五十萬兩。這還僅僅只是軍餉,還不包括士兵們的伙食錢,裝備錢,訓練的彈藥損耗錢,林林總總加起來,他的嫡系部隊一年少說也要將近四百萬兩的軍餉。
這還不算黃得功和高傑兩部兵馬的軍餉,以及海軍的開支。
要不是這次抄了鄭芝龍的老家,查抄了鄭氏這些年積攢下來的財富,朝廷現在非破產不可。
可以說從鄭氏集團哪裡查抄出的一千四百多萬兩白銀,成功給朱琳澤續了一波命。
“這一年下來,光是軍餉這一項,就要六百八十萬兩白銀。”
朱琳澤在紙上寫寫算算,終於算出了以目前的軍隊規模,一年所要消耗的軍餉。
就算有從鄭氏集團那裡查抄的一千四百萬兩白銀打底,這筆鉅款也只夠他兩年的軍餉。
更何況朝廷的開支可不止只有軍餉這一項。
“至少閩王所養的軍隊都是能戰之軍。”
陸聞達站出來如是安慰朱琳澤道。
軍費高是高了點,但總比前朝徵三餉養什麼事都沒幹成,最後還成了白眼狼的遼東將門集團要強。
朱琳澤現在手頭上的兵力充裕了不少,也是時候開始裁撤名存實亡的衛所了。
衛所養的兵沒花朝廷什麼錢糧,但朱琳澤裁撤衛所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個。
而是朱琳澤想要將這些農奴兵給解放出來,與其讓他們當衛所軍官的農奴,不如讓他們成為自耕農,還能向朝廷貢獻一點稅收。
當然,這些農奴兵成為自耕農後,日子也會過的更好些。
“江西只有一個衛?福建只有八個衛?”朱琳澤讓人找來各衛所的資料。
“確係如此,閩王是要裁撤衛所?猜測衛所,恐衛所軍官作亂。”陸聞達說道。
“所以孤先裁江西和福建的衛所。”朱琳澤說道。
衛所也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要是一下子全部猜測,確實會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
雖然朱琳澤現在手上有十萬強軍,完全有能力鎮壓衛所兵的叛亂,但朱琳澤還是決定一步一步地慢慢將各省的衛所兵給裁了。
之所以先拿江西和福建開刀也很簡單,江西就一個衛,裁撤起來容易。
至於福建,平定靖武小朝廷時,福建的衛所兵也被滅了不少,所剩無多,而且以此藉口猜測福建的衛所兵也是名正言順。
當然還有廣東的衛所兵,等新軍進駐廣東之後可以裁撤。最後則是裁撤浙江和南直隸的衛所兵。
“可行。”陸聞達點點頭,要是這麼個裁撤法,確實更為穩妥一些。
“黃將軍求見。”
平定廣東之後,黃得功班師回朝,向朱琳澤覆命。
廣東只有潮汕地區有少部分鄭氏殘餘的雜兵,廣府地區本就搖擺不定。黃得功這麼快就平定廣東回來,朱琳澤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