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殺戮(第3/3頁)
章節報錯
朱琳澤剛剛佔領福建不久,他在福建並沒有大港可用。
倒不是說福建沒有可供大型船舶停泊的港口,而是這些港口大部分都在靖武小朝廷的控制之下,都分佈在漳泉沿海。
除了漳泉沿海,福建其餘地方的港口能夠停泊的船舶並不多。
朱琳澤只能緊急徵調民夫,擴建興化、惠安沿海的港口,以便停泊更多的船隻。
當然緊急擴建的港口就只能因陋就簡,為船隻提供泊船,補充給養之用,就別指望著能夠對大型船隻就行修理了。
福建艦隊和南洋艦隊的船隻已經聚集在興化府平海衛福建集結。
由於平海衛福建的港口不能停靠太多的船隻,多數的船隻只能在不遠處的洋麵上就地下錨。
望著平海衛內外數不清的白色風帆,朱琳澤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在眾多的艦船中,兩艘千噸級三層甲板的戰艦格外惹人注目。
這兩艘千噸級的戰艦並不是老舊的西班牙大蓋倫船,而是竹塹造船廠剛剛下水不久的“海鯨級”戰艦。
這兩艘海鯨級戰艦取代了原來兩艘西班牙大蓋倫船的位置,成為了北洋艦隊和福建艦隊的新旗艦。
朱琳澤本想造三艘,北洋艦隊、福建艦隊、南陽艦隊各分配一艘當旗艦。無奈造船廠的產能有限,只能先造兩艘,優先分配給在戰場前線的北洋艦隊和福建艦隊。
早就研製好的24磅艦炮終於能夠裝上自己造船廠造出的戰艦了!
海鯨級戰艦頂層甲板裝備十八門9磅艦炮,中層甲板裝備十六門18磅炮,底層甲板裝備十二門24磅炮,共計裝備四十六門大炮!儼然一座移動的海上堡壘。
這個火力就算放在同時期的西歐也絲毫不遜色於西歐海上強國的戰艦!
海鯨級戰艦代表著目前大明甚至是東亞地區最高的造船水平。
平海衛岸邊人上人海,到處都是前來觀瞻大明海軍雄風的民眾。
眾人望向這些大船無不嘖嘖稱奇,尤其是在看到這麼多船在海面上居然能停泊的如此整齊有序之後,都忍不住拍手為之喝彩。
人多眼雜,人群中當然也免不得混入鄭芝龍的眼線。
這些眼線多是船員出身,常年在海上靠海為生,通曉海上之事。
他們也看出了閩王的海軍和他們鄭家水師的不同之處。
閩王海軍船型非常統一,除了兩艘依舊在海軍中服役的西班牙大蓋倫船之外,餘下服役的船型無非就三種:海鯨級、海蛟級以及海鯊級。
而他們鄭家水師的艦船組成極為複雜,大大小小的船隻不下上百種,大者如剛剛從紅夷人手裡購置的大型蓋倫船,大小和對方海軍中的海鯨級差不多,甚至還稍大。
小者便是一堆數不清的舢板,僅僅只能承載數人。
對方海軍幾乎每一艘船都裝滿了紅夷艦炮,而他們只有從紅夷人手裡買的船和少量大福船和大廣船是滿炮。剩下的艦船,艦炮的裝備量少的可憐。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問題,最可怕問題則是對方的船員訓練有素。這些船員出身的眼線非常清楚,數量如此眾多的船隻能停泊的如此整齊,對方的船長和船員皆是訓練有素之徒。
縱橫東南海疆數十年的鄭家水師能打敗閩王的這支海軍嗎?這些眼線忍不住向自己發問。
“北洋艦隊計有海鯨級戰艦一艘,西班牙大蓋倫船一艘,海蛟級戰艦十五艘,海鯊級戰艦三十三艘!聽候閩王差遣!”
王遠上前彙報道。
“福建艦隊計有海鯨級戰艦一艘,西班牙大蓋倫船一艘,海蛟級戰艦十一艘,海鯊級戰艦二十六艘!聽候閩王差遣!”
李國志上前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