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高傑高興的像個孩子,這一仗高傑所部傷亡慘重,僅僅是昨晚這一仗,高傑就折損了七百多家丁。

自建奴起事以來,大明朝對建奴用兵屢屢受挫,往遼東投入的錢糧何止千萬,但也只是餵飽了光拿錢不辦事,最後還投降建奴的遼東將門。

近乎全殲滿八旗整整一旗人馬的大捷,不要說放在啟禎兩朝,就算是放在萬曆朝都是難以想象的大捷。

有此戰功,他高傑足以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沒有人在意他流賊這個不光彩的出身。

“為了殲滅這夥建奴,末將光是家丁就折損了七百餘人,閩王可得撥末將點裝備補償末將。”

見朱琳澤來到戰場,高傑不失時機地向朱琳澤索要裝備。

將整個正藍旗打殘,朱琳澤也是心情大好,笑道:“此戰所獲的建奴甲冑、兵器、戰馬等物,一半歸高將軍。”

朱琳澤非常大方,大手一揮,直接將一半的戰利品劃給了高傑。

就目前而言,高傑是幾個軍閥中最靠譜的一個,朱琳澤不介意多調撥一些裝備給高傑,以增強高傑所部的軍事力量。

同時朱琳澤也忍不住在心中慨嘆,要是他老丈人左良玉有高傑這麼靠譜就好了。左良玉的兵雖多,但是成分太雜了。

“這些東西末將可以少要些,閩王可否調撥一些銃炮給末將,末將想要燧發火銃......”

在見識了禁衛軍的銃炮之利後,高傑對韃子的這些冷兵器倒不是很在意。反而希望朱琳澤能多撥一些銃炮給他,尤其是禁衛軍所裝備的燧發火銃,高傑已經眼紅了很久。

“只要高將軍用心抗清,銃炮管夠。”朱琳澤說道。

一旁的劉芳亮和辛思忠這時候顯得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昨晚的夜戰,大順軍沒出什麼力,基本上都是明軍在打。

這一仗足見明軍抗清的誠意,劉芳亮在心裡打定主意,回去之後,說什麼也要勸聖上聯明抗清,共同促成抗清民族統一戰線。

朱琳澤讓俘虜來的幾個清軍通事辨認俘虜和屍體中是否有豪格和阿巴泰。

不多時,幾個清軍通事在屍體中找到了北火銃打成篩子的阿巴泰,但卻沒找到豪格的屍體。

很快,追擊突圍清軍的金勝也折返回了新野城,帶回來了兩百多級清軍首級。

朱琳澤又讓那幾個清軍通事辨認這些首級是否有豪格,幾個清軍通事不敢欺瞞朱琳澤,搖頭如實相告。

不消說,豪格這龜孫子肯定是跑了,這讓朱琳澤感到有些美中不足。豪格的分量可比阿巴泰要大的多。

此戰共殲滅五千二百八十名正藍旗滿洲八旗兵,俘虜三百一十九人,其中有一個甲喇章京,三個牛錄章京。這是朱琳澤對清作戰以來所取得的最大戰果。

順軍方面陣亡一千二百人,高傑部共陣亡一千八百人,禁衛軍傷亡最為慘重,陣亡一千六百人,重傷六百人,輕傷者也有七八百人。

這場殲滅戰禁衛軍是中間力量,幾乎所有的硬仗都是禁衛軍打下來的,傷亡比順軍和高傑部慘重也在情理之中。

面對如此大的傷亡,朱琳澤和李定國都不免感到非常心疼。

重傷計程車卒基本上也等同於失去的戰鬥力,也就是說這一仗等於損失了整整兩個營的戰力。

但就算加上順軍和高傑部的傷亡,明順聯軍的傷亡也要小於滿洲八旗的傷亡。說明在優勢兵力下,他完全有能力殲滅大規模的滿洲八旗兵。

“此戰斬獲頗豐,屬下恐清軍大軍前來報復。”李定國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提醒朱琳澤道,“要是多鐸和阿濟格部的清軍大軍趕到,我軍的兵力恐怕有些捉襟見肘,屬下還擔心清軍會報復新野城附近的百姓。”

李定國在戍守山東的這一段時間裡沒少和清軍產生衝突,清軍什麼德性李定國清楚的很。

戰場上打不過你就拿平民百姓開刀,清軍打不下聊城,就縱兵屠戮山東境內村莊的無辜百姓,焚燬他們的村舍。

朱琳澤點點頭,李定國說的在理:“新野城附近的百姓盡數將他們接入新野城內,新野城城牆殘破,儘快修繕。”

至於兵力方面,朱琳澤看向劉芳亮,對劉芳亮道:“劉將軍,我大明願摒棄前嫌,攜手大順一同抗清,共守漢家江山。新野一戰,我大明已經證明了合作的誠意。”

這四萬大軍已經是朱琳澤能夠集結的最大規模的兵力,他的兵雖精,但在數量方面遠不及大順軍。

大順軍雖然屢遭重挫,但在荊襄地區,大順算上駐防軍,還有二十萬左右的有生力量,兵力遠比他充裕的多。

左良玉在武昌留了不少兵馬,要是明順雙方明確達成合作,抗清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成。在武昌朱琳澤就可以不用留這麼多兵,可以讓馬進忠抽調部分兵馬到荊襄、南陽前線,以緩解兵力不足的問題。

只是現在李自成還沒明確表態,武昌城的營兵還要留著提防李自成,不能輕易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