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遭遇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負責在鄧州殿後的順軍殘兵拖家帶口,垂頭喪氣地前往襄陽尋求庇佑,早已無戀戰之心。其中有不少順軍士卒就連武器都丟了。
在鄧州負責殿後的順軍將領是左營的辛思忠,辛思忠朱琳澤也不陌生,當初在天津衛的衛河,率軍向他的船隊發起衝鋒的就是這個辛思忠。
順軍殘兵初見明軍心有敵意,紛紛結陣準備抵禦明軍。
朱琳澤派遣使者到順軍營中和順軍將領交涉,辛思忠見狀親赴明軍營中相見。
“這位將軍有點面熟。”辛思忠覺得眼前的明軍將領有些面熟,似是在哪裡見過。
朱琳澤一聲戎裝,身上穿著祖傳的魚鱗甲,頭頂鳳翅盔,這裝束也不怪辛思忠將朱琳澤看成明軍的將領。
“這是閩王。”高傑農民起義軍出身,崇禎八年之前的農民軍將領高傑都還認識。
“原來是閩王,失禮。”辛思忠恍然大悟,朝朱琳澤抱拳一揖,隨即警惕地問道,“閩王此番意欲何為?”
“來接應你們的。”朱琳澤望著辛思忠身後一眾順軍的殘兵敗將,其中不少順軍士卒勝負重傷,只是撐著最後一口氣往襄陽方向走去。
“這麼多傷兵,只怕還沒到襄陽就被清軍攆上了。”
辛思忠默然不語,朱琳澤說到了他的痛處,這些傷兵走的慢,拖累的大軍的行進速度。但辛思忠又不忍心丟下這些跟隨他征戰四方計程車卒,只能帶著這些傷兵進軍。
正說間,雙方的哨探皆來報,有兩個牛錄的清軍尖兵尾隨而至。
訊息傳到軍中,順軍大亂。
辛思忠倒也是一條漢子,得知清軍追兵已至的訊息,也不慌亂,鎮定地安撫軍心,組織能戰之兵應戰。
光是這一點,順軍就要比很多明軍強。
明軍官兵的反應卻是和順軍截然不同,兩個牛錄,這簡直就是送上門的肥肉啊。尤其是高傑麾下計程車卒更是兩眼放光,這可都是軍功!
“列陣迎敵,這兩牛錄的追兵,孤要讓他們有來無回。”朱琳澤輕描淡寫地說道,如今兩牛錄的滿洲兵在他眼裡不算什麼。
一甲喇的正白旗滿洲兵都能全殲,兩牛錄吊車尾的正藍旗追兵何足道哉。
面對兩牛錄的八旗兵,朱琳澤有絕對優勢,也沒必要耍什麼陽謀詭計,直接正面接敵也沒問題。
最關鍵的問題反而是怎麼斷這兩牛錄清軍的後路,取得最大戰果。
在收編了劉良佐的騎兵之後,雖然幾經裁汰,裁除了其中不可救藥的老***】,人數有所減少,但金勝的騎兵現在也有滿滿一標的人馬。
有這些騎兵斷清軍的後路不是問題,更何況辛思忠的順軍中也有一些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