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艦隊在彭嘉山海戰結束後北返羊山軍港之際,黃斌卿乘機偷襲北洋艦隊,造反之心昭然若揭。

無奈黃斌卿的水師太過拉胯,鄭芝龍就算給黃斌卿輸血,又是送炮又是送船,短時間內也無法提升黃斌卿所部水師的戰鬥力。

黃斌卿造反歸根結底是朱琳澤故意給逼出來的,朱琳澤一向冷落黃斌卿,黃斌卿的軍餉也不給足數。而浙江其它總兵的軍餉則是如數發放,這讓黃斌卿心生不平。

與朱琳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靖武小朝廷又是給黃斌卿加官進爵,又是給黃斌卿送船送炮,送銀子送美女,給的實在太多了。

黃斌卿心裡也清楚舟山地近浙江,閩王海軍實力強勁,在舟山公然反叛弘光朝不是明智之舉,但黃斌卿還是決定搏一搏。

黃斌卿公然造反正中朱琳澤下懷,他在決定開臺之時,就垂涎舟山已久。

“臣願起兵入閩,以助馮標統攻打連江,直取偽福京。”

面對方國安的表態,朱琳澤並不急於回應,而是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朝臣們的反應。

朱琳澤清楚方國安的心思,方國安見捷報頻傳,想跟著進福建摘取勝利的果實。

“臣願同往!”王之仁跟著表態,表示願意和方國安一起進兵福建。

一旁的馬士英並不著急開口,他也在等朱琳澤的反應。

雖然捷報頻傳,朱琳澤依舊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馮雙禮給他上報的捷報沒有水分,但左良玉和黃得功上傳朝廷的捷報水分還是很大。

左良玉和黃得功營中皆有情報局的探子,這些探子傳回來的捷報和左良玉、黃得功的官方捷報在殲敵數字上差別很大,僅僅只有官方捷報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之間。

而這些被斬獲的叛軍,多數還是已經放下武器的衛所兵。

相比左良玉和黃得功的捷報,朱琳澤更願意相信軍情局的探子傳回來的情報。

單從殲敵戰果方面考慮,功勞最大的並不是在陸地上,而是北洋水師在彭嘉山海戰所斬獲的鄭家水師水卒。

具體的殲敵多少無從考證,但根據王遠和麾下船長們的估算,此戰所斃殺的鄭家水師船員少說也有六七千人。

這五六千人可是實打實的鄭家精銳水卒,不然鄭芝龍也不會讓鄭芝豹親自統領,鄭彩、甘輝一同出征。

當然,朱琳澤的海軍損失也不小,朱琳澤不心疼船,而是心疼陣亡的兩千船員,尤其是炮手和船上的指揮官。這些可都是寶貴的技術人才。

“孤想聽聽諸位臣工們的意見。”朱琳澤面無表情地對御階下的朝臣們道。

他可不想做崇禎,聽沈廷揚、倪元璐、李邦華等人說,崇禎非常勤政,作息規律的離譜,還沒到而立之年的時候兩鬢就已經能看見白髮。

這些朝臣要是有能用的,朱琳澤也樂於任用,只要有真才實學,能幹實事的大臣不論黨派,皆可任之。

左懋第便是很好的例子,換做是以往,左懋第出身東林復社,東林復社又剛剛謀反另立新君,左懋第的政治生涯可以說是宣判了死刑,不治罪都已經是仁至義盡,更不用說還讓他出任巡撫。

“臣以為不可急於求成,偽朝雖敗,但精銳尚在,福州城牆之堅雖不比南京,但怎麼說也是個省垣,想要拿下也非易事。”

鄭森沉吟片刻還是站出來說道,鄭芝龍有多少家底,滿朝上下沒有比鄭成功更清楚的了。

朱琳澤點點頭,他也認同鄭森的看法。福州是肯定要收復的,但至少要等左良玉和馮雙禮合兵。

馮雙禮的一標人馬要是輕敵冒進,給靖武小朝廷包了餃子那就得不償失了。

方國安和王之仁的浙江兵戰鬥力遠不如左良玉、黃得功這些在崇禎朝就征戰四方的老將,擔不起大任。

“延平王所言甚善,依延平王所見該當如何?”朱琳澤悠悠問道。

為了噁心鄭芝龍,朱琳澤將延平王的爵位直接給了鄭森。

“黃斌卿割據舟山,不聽朝廷號令,和偽朝眉來眼去,暗通款曲,近來又悍然襲擊本朝水師。”鄭森說道,“舟山乃是海上重地,必須收復,同時也能殺雞給猴看,震懾那些那些不安分的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