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勢在必行的改革(第2/2頁)
章節報錯
“聖上聖明!閩王明鑑!臣替江西百萬生靈謝過聖上,謝過閩王。”袁繼鹹喜極而泣。
“這三年不是給江西白免的,三年之後本王要看到一個繁華富庶的江西,袁繼鹹,你可能做的到?”朱琳澤問袁繼鹹道。
“若是給江西派一個好巡撫,那便能做到,還有叫左夢庚好好呆在他的武昌,不要動不動就到江西打糧。”袁繼鹹說道。
“左夢庚的事情本王也聽說了,這件事本王會交代下去,至於江西巡撫之人選,可有人願主動請纓否?”朱琳澤環視殿下諸臣。
江西的情況諸臣都是知道的,要是何騰蛟以湖廣歸附靖武小朝廷,那江西可就是腹背受敵的前線之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願意主動出頭。
“臣願出任江西巡撫一職。”
朱琳澤看向主動請纓者,那人卻是左懋第。
朱琳澤滿意地點點頭:“若是左公願出撫江西,再好不過。”
左懋第雖是東林黨人,但朱琳澤也沒一杆子將東林黨全部打死,真心實意想辦事的,無論是哪一黨、哪一派的官員他都是歡迎的。
“若是左公願出撫江西,朝廷又免了江西的賦稅,三年之內還天下一個富庶的江西又有何難哉!”袁繼鹹也對這個江西巡撫的人選非常滿意。
“本王今日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僚面前可是親口答應豁免了江西整整三年的賦稅,三年之內,任何人敢向江西的百姓伸手要一分銀子,一粒糧米,決不輕饒!”朱琳澤毫不客氣地說道,“陛下的浩蕩天恩,要讓全江西的百姓都感受到。”
“聖上聖明!閩王明鑑!”
早朝結束之後,諸臣退去,倪元璐上前訴苦道:“閩王,這個戶部尚書,還請閩王另請高明吧,臣這個戶部尚書做不下去了。”
“倪尚書這個戶部尚書當的很好啊。”朱琳澤一面說,一面攜倪元璐朝武英殿走去。
倪元璐以崇禎朝戶部尚書之職接任了弘光朝的戶部尚書,這個戶部尚書由倪元璐擔任再合適不過。朱琳澤暫時不考慮換人。
“江西的賦稅雖然不多,但蚊子再小,好歹也是塊肉。明軍的軍費朝廷雖然能解決,但朝廷開支遠不止軍費這一項,光是大小臣工今年的俸祿,臣都不知該如何應付。”
倪元璐大倒苦水,對閩王免除江西賦稅一事感到不滿。免賦稅就算了,關鍵是一免還直接給免了三年。
大明朝的各部尚書都難當,但要論最難當的飛戶部尚書莫屬,各部都伸手向戶部要錢。要是有錢還好說,關鍵是戶部也沒錢。
“廷臣的俸祿從這次抄沒所得中扣。”朱琳澤對倪元璐說道,“江西目下民生調撥,不若與民更始,給江西的百萬生靈以休養生息之機,等三年之後,江西百業興旺之時,再行徵收賦稅。”
“閩王仁慈,給江西免除賦稅固然是與民更始之舉,但閩粵未平,山東還要防著韃子,這些都要耗費巨量錢糧,這三年之內朝廷怎麼渡過難關?臣私下找過祁總督,祁總督也表示南直隸的賦稅斷不能再加。”倪元璐愁眉不展。
“賦稅是不能加,但可以清丈田畝,縉紳與百姓一體納稅。”
朱琳澤也知道朝廷財政的窘境,清丈田畝之舉勢在必行,不然真如倪元璐所言,朝廷這三年都沒辦法挺過去。
“什麼?”倪元璐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他聽錯了。
“清丈田畝,縉紳與百姓一體納稅。”朱琳澤咬字清晰,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
“此舉若是得以施行,可保朝廷財政無虞。只是若要清丈田畝,讓縉紳與庶民一體納稅,其中的阻力非常人所能想象。”
倪元璐不禁對閩王刮目相看,不過也對閩王感到擔憂,這些縉紳乃是朝廷之本,在朝廷上的關係盤根錯節。閩王剛剛攝政監國,此舉真能施行的起來?
“本朝積弊甚多,尤以稅收為最,再不改革稅收,江南的百姓也要跟著反啦。”
江南的大地主多出於東林一系,眼下東林黨造反,另立門庭,正是清丈江南田畝,改革稅制的大好時機。
現在朝堂上的官員北地南逃的京官正處於上風,江南當地官紳由於東林人另立門庭而式微。南下的京官多數在江南尚未擁有大量田畝,清丈田畝之事不會有太大的反對意見。改革的阻力已經小了很多。
現在要是不改,將來可就沒機會再改了。改革賦稅制度要承擔多少阻力,朱琳澤心裡也清楚。
不過他並不是靠著文官們上位的,他的後盾是閩王軍,只要有這支強軍在手,他就算盯著罵名也要清丈江南的田畝,改革這不合理的稅收制度。
“閩王若是有心改革,倪某願住閩王一臂之力。”倪元璐說道。
“倪尚書可是浙江紹興府人,清丈田畝遲早也要清丈到倪尚書家。”朱琳澤打趣道。
言情吧免費閱讀
“倪某歷經甲申國變,家事與國事孰輕孰重,心裡還是有底的。”倪元璐嘆聲道,“國沒了,縱然坐擁萬頃良田,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