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銃有防風蓋,大風天亦可擊發,較之使用火繩的鳥銃更勝一籌。而且不用燃火繩,操作起來也更為簡便。”

不得不承認孔有德的眼光非常好,一下子就看出了燧發槍相比火繩槍的優勢。

閩王軍步卒現在還只是少量裝備自生火銃,要是日後全部都裝備了自生火銃,配合閩王軍犀利的炮兵和騎兵,三者會形成多麼恐怖的戰力?孔有德都不敢去想。

多爾袞此時心裡已經是翻江倒海,不過表面上還是強裝鎮定。

多爾袞已經得知了濟爾哈朗的鑲藍旗三個牛錄也幾乎被閩王軍全殲。

此前多爾袞只知道大清軍敗給了閩王軍,但具體怎麼敗的多爾袞還是不得而知。

直到今天孔有德給多爾袞展示了閩王軍所使用的火器,多爾袞這才醍醐灌頂,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正如孔有德所言,一個八旗兵的訓練週期最短也要十幾年,而閩王有這麼犀利的火銃,拉上一群農夫訓練上一年半載就是一支強軍。

七八千閩王軍就已經這麼難纏,要是南明有個幾萬閩王軍,大清遲早要重新被趕回關外。

“孔有德,你很好,這次你立了大功。”多爾袞隨即拿起石桌上的開花彈,問道,“此物威力如何?”

“此物若是爆炸,咱們附近的這些人都得上長生天。”孔有德說道,他並不是在危言聳聽,“聊城之下,奴才的炮兵皆殞命於此開花彈之手。閩王軍炮兵之犀利,要勝於奴才的炮兵。”

說到此間,孔有德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將手伸進衣袖之中。

多爾袞的親衛在見識了燧發火銃的厲害之後對孔有德心生戒備,擋在多爾袞面前,一隻手摁在刀柄上,以防備孔有德。

見孔有德從衣袖中掏出來的是一張紙,這些侍衛們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孔有德將紙張在石板桌上攤平,神色嚴肅對多爾袞說道。

“閩王軍此番臨清、武城炸燬了五十餘門紅夷重炮,奴才留了個心眼,測算了閩王軍這些紅夷重炮的尺寸。閩王軍的火炮尺寸相差不大,規格較為統一,其鑄炮之術,不下於我大清盛京的工匠。”

大清的驕傲不僅僅有八旗兵,炮兵也是大清的驕傲,現在大清的炮兵被閩王軍超越,這讓多爾袞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恨不得現在就手撕了閩王。

多爾袞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問孔有德道:“依你之見,咱們大清若是想戰勝閩王軍,該以何法勝之?”

“剋制火器最好的辦法便是製造出比對方更好的火器。”孔有德咬了咬牙,說道,“依奴才之見,若想打敗閩王軍,唯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訓練出比閩王軍更為精銳的炮兵!更為精銳的火銃兵!如此,閩王軍便不足為懼,我大清一統中國,指日可待!”

燃文

孔有德的這番話是肺腑之言,不過讓漢軍習火銃,尤其還是精良的火銃,這讓多爾袞心存芥蒂,不敢輕易做決定。

閩王軍是漢人,你恭順王孔有德雖然是漢八旗的人,但從本質上講,也是漢人。

閩王軍能以火器之利和滿洲八旗兵一戰,等你恭順王翅膀硬了,一樣可以。

“京師還有不少前明的能工巧匠,都交給你,你務必給本王鑄造出比閩王軍還要好的西洋神炮,西洋神炮乃是攻城利器,咱們大清的西洋神炮,一定要比閩王軍的強。”

多爾袞繞樹三圈,對孔有德說道。

多爾袞還是沒能夠下定決心讓孔有德編練漢軍火銃手,只是表態鼓勵孔有德鑄造更好的西洋神炮,以作攻城之用。

孔有德卻是心急如焚,孔有德非常清楚火銃和火炮孰輕孰重。

要是打不敗閩王軍的火銃兵,大清兵又如何能夠攻城?這西洋神炮就是造的比閩王軍好也未必派的上用場。

“攝政王!此自生火銃乃是國之利器!重要程度不下於西洋神炮!事關我大清國運,還請攝政王早做定奪!攝政王可讓八旗子弟習用火銃,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孔有德知道多爾袞心裡想著什麼,建議多爾袞可先讓滿洲八旗子弟先訓練火銃兵。

“騎射乃是我八旗子弟之本,八旗子弟焉能棄騎射而習火銃?!”多爾袞厲聲訓斥道。

“奴才有罪!請攝政王降罪!”

見多爾袞發怒,孔有德這才意識到剛才他情緒太過激動,已經失言,急忙跪下請求多爾袞降罪。

多爾袞沉吟半晌,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孔有德,蹲下身扶起孔有德說道:“你是我大清的大忠臣,大能臣,何罪之有?只是操習火銃兵一事,茲事體大,本王需得與諸王商議之後才能做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