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清晨,厚重的晨霧籠罩在石河兩岸。

大戰在即,無論是大順軍還是關遼軍計程車卒此時的神經都緊繃到了極點。雙方士卒將官都清楚,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一觸即發。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肅殺之氣,讓人感到異常的壓抑。

不僅僅是普通士卒神經緊繃,雙方的主帥同樣緊張到了極點,此時吳三桂以及和吳三桂綁在一根繩子上的山海關總兵高第也是焦躁不安。

“平西伯,都這個時候了大清那邊還不給咱們一個準信,大清這是什麼意思?”最先沉不住氣的是高第,告急心煩意亂地說道。

要是清軍不出兵,他們這五萬關遼大軍對上十萬大順軍五營的精銳沒有任何勝算。成敗與否,全看清軍能不能參戰,要是清軍能戰參戰,形式必將逆轉,強弱易主。

可是清軍到現在都還沒給他們一個準信,這讓高第不得不懷疑清軍的合作誠意。

“大清攝政王多爾袞已經盡起八旗精銳,正在往咱們這趕,咱們著急,大清比咱們更著急。”

此時吳三桂雖然也焦躁不安,但還是要比高第更能沉得住氣。他們著急,多爾袞那邊就不著急嗎?

吳三桂不相信多爾袞和滿清諸王面對入關的誘惑能夠沉得住氣。他們獻出的可是整個遼西走廊和山海關,“合作”的誠意不可謂不大。

大清只要佔了遼西走廊和山海關,日後入關可是暢通無阻,進可圖逐鹿中原,退可保遼東舊土無虞。

山海關和遼西走廊無論是對大順還是大清都至關重要,關乎國運。

而清順兩國的國運,此時就拿捏在他吳三桂手上!

“大清軍要再不來,順軍就要發起進攻了。”高第說道,“李自成已經擺開了陣勢,咱們和順軍的決戰只在今日!”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李自成有十萬大軍,咱們也有五萬大軍。李自成想要一口吃掉咱們也沒那麼容易,只要咱們頂住李自成的攻勢,為大清軍入關爭取時間,勝算就還在咱們這邊。”吳三桂說道。

辰時時分,吳三桂和高第得報,大順軍向他們發起了進攻,山海關大戰於清晨漸漸散去的薄霧之中來開了帷幕。

石河河畔殺聲震天,李自成親自壓陣督戰指揮,雙方從早上殺到日落,依舊沒有分出格勝負。

但李自成並沒有休戰的意思,李自成已經從關外的哨騎得知,清軍主力已經距離山海關不足四十里,他必須儘快擊潰吳三桂和高第的關寧軍,收復山海關,解決吳三桂和高第這兩個後顧之憂後再抵禦試圖入關的清軍。

要是沒能夠在清軍抵達山海關之前解決關寧軍,關寧軍和騎兵合兵一處,現在處於優勢的大順軍將陷入劣勢!

為鼓舞士氣,李自成親自擂起戰鼓,敦促大順軍將士再戰,交代五營諸將務必在清軍抵達之前擊潰關遼軍!

“此戰乃是我大順之國戰!此戰若敗,清軍鐵蹄將踐踏我漢家河山,我李自成和諸位,都將是千古罪人,諸位,拜託了!”李自成朝五營諸將抱拳道,“此戰,只許勝!不許拜!”

滿清八旗主力抵達山海關,此次此刻,李自成也清楚山海關之戰大順一旦戰敗將意味著什麼。

在晚上的總攻發起之前,李自成對五營諸將做了最後的動員,連日的行軍,整整一日的鏖戰,李自成疲憊到了極點,眼中佈滿血絲,但李自成依舊不敢懈怠。

在前線廝殺一整日的大順軍將士備受激勵,抱拳領命,拖曳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前線,向疲憊不堪的關遼軍發起衝鋒,關遼軍不得不應戰,雙發在夜幕中殺的難解難分。

石和的水被死傷將士的鮮血染成紅色,成為了一條血河,不斷有大順軍和關遼軍的將士倒在血泊中,極目而望,處處都是散亂的碎肢殘肉、殘軀不全的屍體以及浸泡在血水中的戰旗。

重傷倒地的將士在血泊中發出悽楚的哀嚎,伸出手向同伴求助,只是他們微弱的呼救聲很快就被如雷的銃炮聲和震撼天地的喊殺聲以及清脆的金屬撞擊聲所掩蓋。

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

深夜,大清攝政王多爾袞所統帥的秦軍清軍先鋒部隊距離山海關關關城僅僅只有十里之遙。在這裡多爾袞已經能夠聽到關內大順軍和關遼軍的交戰聲。

李自成的大順軍從京師城到山海關磨磨唧唧地走了八天才到,而清軍四月初九出發,經過千里急行軍,四月二十一日深夜就抵達了山海關十里外,二者的區別高下立判。

要知道清軍一開始還不是向山海關行軍,清軍出發之時還沒收到吳三桂叛順的訊息,而是採納了前明督師洪承疇的建議,從薊州、密雲等地破邊牆而入,這條路線是清軍入關時經常走的老路,清軍上到諸王下到各旗兵丁都對這條路瞭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