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田一時啞口無言,吳三桂決絕道:“遼撫莫要多言,本伯心意已決,全軍開拔!回師山海關!”

此時的山海關,吳三桂的關寧軍入關,關外防禦力量空虛,唐通擔心清軍趁虛而入,將兵馬重點用來防禦關外的清軍,以防清軍入關。

唐通的兵馬並不多,滿打滿算只有五千人,守衛山海關關城兵力有些捉襟見肘,唐通只在關內方向象徵性地部署了幾百士卒警戒,餘下大部士卒負責警戒關外。

“唐總兵!關寧軍!關寧軍出關啦!”

負責關內方向守備的千總衣甲不全,慌慌張張地跑來向唐通匯報道。

“關寧軍?關寧軍出關?吳三桂這是要幹什麼?”

驟然得知關寧軍出關的訊息,唐通差點驚掉下巴,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唐通到底還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很快反應過來,急忙組織防禦關外的主力回援關內。

吳三桂突然背刺山海關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山海關上的數百大順軍擋不住數萬關寧大軍的猛攻,關門很快失守,率先登城的關寧軍死士開啟山海關大門,迎接關寧軍大軍入關城。

吳三桂、高第的五萬大軍魚貫而入,湧入山海關,正和回師的唐通所部主力打了個照面。

吳三桂和高第的兵馬加起來是唐通的六倍有餘,加之關門失守,唐通所部的大順軍士氣盡失,雙方兵馬堪堪接陣,唐通就敗退下來。

唐通自知自己兵寡將微不是吳三桂和高第的對手,遂率殘部撤往一片石,飛速遣快馬將這訊息告知京師城的李自成,請求李自成發兵來援,奪回山海關!

吳三桂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了山海關。

“平西伯,咱們現在向大清請降?”高第將血淋淋的腰刀插回刀鞘內,問吳三桂道,讓吳三桂拿主意。

拿下山海關,吳三桂卻高興不起來,現在他已經和大順決裂,也只有降清這一條路可走。

不過吳三桂並不甘心以喪家之犬的心態降清,還想和滿清方面討價還價。

“高總兵,此言差矣,君父罹難,京師陷於闖賊之手,大丈夫豈能侍二主?我等乃是大明的臣子,不是大順的順民!”吳三桂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言語錚然有聲。

“高某願從平西伯之計,為今之計,我等應當如何?”

高第一時間沒跟上吳三桂的腦回路,不能降順,不就只有降清這一條路可走了?平西伯為什麼還這般姿態?難不成他們還要繼續為大明朝盡忠不成?

“高總兵,值此國難之際,我等應速速乞師於大清,入關雪恥,以報君父之仇!”吳三桂說道。

嗨,高第以為吳三桂能有什麼高論呢,這不還是降清,還說什麼乞師於大清,為君父報仇之類的花裡胡哨的話。

黎玉田說的沒錯,一旦回師山海關,他們就再也沒有回頭路可走了,他們也很可能成為千古罪人。高第咀嚼起方才黎玉田的那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