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東林諸公(第1/2頁)
章節報錯
監國和直接登極的區別在於監國日後有迴旋的餘地,可以理解為代理皇帝,而登極則就是直接當皇帝,只能一條路走到黑,沒有任何退路可言。
雖然崇禎現在屍體都已經涼透了,三個皇子也都落入了李自成之手,但在民間,更多的百姓還是堅信三位皇子只是不知所蹤。
更有甚者傳言太子已經從間道逃出,不日就將抵達南京。
因此目下監國更合民心,南京城的大小臣工和百姓們也更容易接納。
監國之禮的前一天,朱琳澤、左良玉以及肖琦的兵馬控遏住了南京城的所有城門和要津。
福王府更是戒備森嚴,朱琳澤帶著三哨人兵馬直接搬到福王府,和朱由崧同居一室,以免朱由崧發生不測。
城內的百姓們對任何一丁點風吹草動都特別敏感,左良玉和閩王的兵馬驟然入駐南京城,將南京城控制的死死的,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南京城的百姓們能察覺到這一點,就更不用說那些人精似的東林黨人。
朱琳澤、左良玉、韓贊周等人猝然控制住整座南京城,東林黨人對此毫無準備。
他們已經先後派遣了四五波人馬前去淮安將潞王朱常淓接進南京城到現在都毫無訊息。
要是潞王在南京城他們還可以擁立潞王和擁福派分庭抗禮,但現在不要說潞王,南京城內就只有福王和閩王兩位藩王,難道不擁立福王他們還擁立閩王?
“閩王勾結左良玉控扼金陵各個城門要津,已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南京城內史可法的恩師左光先義憤填膺。
“此等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要是讓他們將福王這等昏聵之人扶上監國之位,大明的這半壁江山必然不保,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錢謙益毅然決然地說道,“立賢藩監國,我輩東林義不容辭!”
“只是南京強軍盡掌握在閩藩這個逆藩和左良玉手中,而今又有高傑在江北成掎角之勢,倚為屏障,為之奈何?”姜曰廣愁容滿面道。
“非也,南京城可不止閩藩和左良玉、高傑三部兵馬。”此時史可法站了出來,“南京尚有數萬金營營兵可用,現由忻城伯負責提督,鳳督馬士英亦率十萬兵馬屯兵浦口,昨夜本部已經星夜遣人書信與鳳督提兵入南京,更兼劉澤清、劉良佐二位總兵也書信與本部,他們也是支援擁立潞藩監國啊。”
朱琳澤和左良玉驟然封鎖南京城,這麼著急擁立福王監國,這是史可法沒有預料到的。
朱琳澤等人的底氣無非是左良玉、高傑兩部兵馬以及他自己的三四千精兵。
不過他們擁潞派現在有馬士英、劉良佐、劉澤清、以及南京本地的營兵和衛所兵的支援,在兵力上他們並不遜於閩藩和左良玉。因此現在史可法也頗有底氣。
“馬士英乃奸詐小人,馬士英之言並不可信。”
聽到馬士英這個名字,張慎言不禁眉頭一皺,他們東林清流什麼時候淪落到需要依靠馬士英這種名列逆案的小人了?
“鳳陽監軍盧九德在京之時,曾經服侍過老福王,也算是福藩府上的老人,只恐馬士英等人見風使舵,轉而擁福藩監國。”
劉宗周也覺得馬士英這個人不靠譜,而且馬士英的監軍盧九德曾經又是老福王的內官,很難讓人相信馬士英會堅定地站在他們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