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澤已經打定主意回南京為明年大明朝將要發生的劇變做準備,但竹塹需要有人坐鎮,以維持竹塹的開發和運轉。

竹塹目前是朱琳澤唯一的後方,坐鎮之人必須能力和忠誠兼備。還要有足夠的威望能夠壓的住留守竹塹的兵馬。

陸聞達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陸聞達對朱琳澤的決定沒有異議。只是南京還有流民沒有遷移到竹塹。

這個問題倒是不大,朱琳澤可以帶上徐佑,讓徐佑負責南京流民渡海遷臺事宜。

至於鄭芝龍那邊剛剛羊肉沒吃到反而惹得一身騷,短時間內不會對竹塹下手。要是鄭芝龍腦抽真的對竹塹下手,朱琳澤也對他在南京的愛子不客氣。

這次去南京,也要轉移部分武器產能去南京,火銃製造廠和火炮製造廠朱琳澤打算分出一小部分工匠,帶到南京建廠,到了南京之後再額外招募一些工匠將產能提上去。

至於竹塹這邊也會繼續生產,往後他對火槍、火炮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至於造船廠,朱琳澤打算就留在竹塹,目前臺灣造船的區位優勢遠比南京要大。

南京龍江船廠造船所需的木料大都是從外地運來的,大明王朝現在幾近崩潰的邊緣,對地方的掌控力非常弱,很多優良的木材產地甚至已經被李自成和張獻忠控制,南京很難獲取足夠的造船原料。

沈廷揚當初在南京也不是造船而是改船,改船和造船所需的原料不可同日而語。

竹塹附近到處都是原始叢林,最不缺就是木材。

這次回南京還要帶一部分兵馬,現在他羽翼漸豐,高調一些也無妨,反正最後也是要和東林黨人撕破臉皮。

金勝的騎兵肯定是要帶上,到時候要讓金勝去懷慶府把朱由崧給接過來。

至於步卒方面,他打算帶上三個連的老卒、兩個連的新卒和索爾的僱傭兵團隊,留下兩個連的老卒帶新卒以及負責守衛竹塹。

南京武備廢弛,有這些人馬南京的衛兵和營兵也不敢輕易動他。那些剿匪都剿不動的兵就算動他朱琳澤也不怕。

李定國朱琳澤打算讓他留在竹塹負責練兵事宜,五個老連正中,李定國的練兵能力最為突出,李定國留守竹塹他也比較放心。

到了南京那邊,朱琳澤也可以自己再練一部分兵,等到了擁立新帝之時手上也就有比較充裕的兵馬能夠調動。

打定主意之後,朱琳澤讓人去收拾準備一番。

荒田之開墾、水利之興修、陸海軍之操練、購船造船諸事、新舊流民之安置、火器軍械之生產、城區港口之建設、海陸軍講武堂之操辦等事,朱琳澤羅列了一個細細的章程交給陸聞達。

“王爺放心,屬下定不負王爺所託!”

陸聞達仔細覽閱朱琳澤交給他的這份章程,感嘆朱琳澤考慮之周全仔細。

竹塹是朱琳澤的心血所在,短短半年的時間,竹塹從曾經的一無所有到現在初具規模,一切都走上正軌,朱琳澤和移民們復出了太多太多。

僅僅是因墾荒而死的移民就有四五百人之多,這還是吳又可和他的醫徒們極力救治虐痢、毒蟲叮咬,水土不服等病症的情況下。

朱琳澤能將留守竹塹的重任託付給陸聞達,是對陸聞達極大的信任。陸聞達拍著胸脯向朱琳澤保證一定會做好留守竹塹的工作。

“民政之事全權由陸長史負責,至於兵事,就拜託二位了!新兵之操練不能落下,竹塹之守備亦不能鬆懈!”

朱琳澤對曹德發和李定國交代道,民事託付給陸聞達,兵事託付給曹德發和李定國二人。

“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