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鄭芝龍身上有著諸多的缺點,但這並不妨礙他是17世紀東亞最成功的海上梟雄,無論是在大明還是在日本,亦或是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之間都能夠遊刃有餘。

“你對鄭家水師的情況可瞭解?戰力如何?若是鄭氏水師傾盡全力能調遣多少水手艦船?”

瞭解完鄭芝龍的情況,朱琳澤轉而詢問起鄭氏水師的情況。鄭氏水師是鄭芝龍能夠得以縱橫東洋和南洋的資本。

“屬下身陷囹圄太久,對鄭家水師的情況不甚了了。崇禎六年,劉大哥和紅毛鬼聯手,倒是重創了鄭氏水師,在中左所港口擊沉了鄭芝龍並大明水師艦船二十多艘。不過這麼多年過去,憑鄭芝龍的財力,當年損失的元氣肯定是恢復。”李國志回答道,“若是王爺想知道鄭氏船隊的情況,可舍些金銀,屬下知道有劉大哥的舊部現在鄭氏水師中供職。”

這些錢朱琳澤還是捨得的,知己知彼,就算是輸也不會輸的那麼慘。

陸地上的兵要練,海上力量也不能停滯下來。

目下他能改裝成戰船的船隻就三艘福船,這三艘船還不夠鄭芝龍的水師塞牙縫呢。

朱琳澤問李國志,要是鄭芝龍的船隊打過來該如何應對,李國志的想法和他不謀而合。

如果是堂堂正正的對決,自然是開著滿載大炮的鉅艦對轟,然後跳幫作戰掃尾,這是比較常規的打法。

當然這種戰術顯然對朱琳澤不適用,他就三艘福船,五百多名水手,哪怕是損失其中的一艘都承受不起。但是鄭芝龍損失十艘大船也不過是毛毛雨。

倒是以快船襲擾鄭氏水師的船隻,避免跳幫作戰,不斷用火炮轟擊對方的船隻直至擊沉,這種戰術可以用。

但實現這種戰術有三個前提。一是鄭芝龍的船隊也有小船,他們的快船要比鄭芝龍的小船還快,最好還要能逆風行駛,讓對方追不上,沒有跳幫作戰的機會。

二是船上的火炮要足夠好,不僅要能夠擊穿對方的小船,甚至還要能夠擊穿甚至擊沉對方的大船。

三是要有熟練的水手和炮手,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想要開著快船在劣勢的情況下,冒著對方的火力穿插輸出,還能有所命中,這對水手和炮手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朱琳澤將這個戰術銘記於心,打算回去再琢磨琢磨怎麼解決這三個問題。

“王爺,屬下有個不情之請,王爺曾經答應過屬下,登臺之後可以將這些水手的家眷也安置過來。”李國志對這件事仍舊是念念不忘。

“準了,這件事你親自去辦。除了這些水手的家眷,如果還能再招募一些水手,大可多多招募一些水手過來。”朱琳澤揹著手,望著停泊在港口外的船隻說道。

“王爺,沙船自有沈大人調撥的水手負責操控,這些水手還是朝廷出銀子。咱們只有三艘福船,五百多水手操控三艘福船,人手說不上富裕,但也足夠。”李國志不解道。

“你只管去辦,船隻的事情本王會想辦法。難道你李國志就這麼點志向?三艘福船就讓你滿足了?瞧你那點出息!”

“屬下明白!”李國誌喜笑顏開。

“王爺,你就這麼信得過這個李國志?這李國志可是海寇出身,咱們現在式微,萬一他投了鄭芝龍......”

望著李國志離開的身影,陸聞達也不顧李國志的兒子李奇就在旁邊,直接向朱琳澤說出了他的擔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琳澤折返回營帳,“李國志要是想投鄭芝龍,也不會和我說這麼多。”

當然,朱琳澤不擔心李國志投鄭芝龍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兒子李奇就在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