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這是大明的海!【三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風浪無情,朱琳澤的船隊有三艘海沙船不幸在這場風浪中沉沒。
一艘觸礁沉沒,另外兩艘則是不堪風浪衝擊,硬生生被海浪拍打至散架。
這大海真是變幻莫測啊,風暴過後,雨歇雲散,大海又重新歸於平靜。
“三艘沙船沉沒,落海者共計三百二十六人,目前正在緊急搶救落海流民和落海物資。”陸聞達向朱琳澤彙報了損失情況。
大船上已經派出救生艇,在附近進行搜救和打撈物資工作,以減少損失。
“先救人,物資沒了可以再買,要是人沒了,可什麼就沒了。所有船隻在此多停留一日,不惜一切代價救人!”朱琳澤說道。
一場暴風雨就能讓他折損兩三百人,這裡到臺灣的航線還沒走到一半,聽說臺灣海峽的風浪要比這裡更大,要是再遇上風暴,可怎生是好。
經過一天一夜的搜救,損失的結果統計出來了,總共救上來一百三十五人,失蹤和死亡的人口總計一百九十一人,其中還有二十三名是水手。
看著長長一串的死亡名單,朱琳澤心情沉重。但也不得不繼續出發,駛向遠方的臺海地區。
好在接下來沒遇上什麼大風大浪,進入臺灣海峽後,這裡的海船漸漸多了起來。
有中國船、日本船、荷蘭船以及葡萄牙人的船,這些船隻都掛著旗幟非常好認。就算不看旗幟,從船隻的外形也能認出一二。
中國船和日本船船體較之西洋船較小,且多使用硬帆,而西洋船船體更大,多是三桅大帆船,都是用軟帆。
東西方造船技術上的差異和差距在這片海域已能窺見一二。
掛鄭家旗的中國福船,是朱琳澤目前為止所遇到的最大的中國船,上面載炮也就十幾門。
而一艘荷蘭福祿特武裝商船,僅僅中間一層就有七個炮船,說明這層就有十四門炮,這還不包括船尾炮和船首炮。
這時期東方艦船和西方艦船的火力差距可見有多大。
“西洋人船堅炮利,恐非我中華之福。”
望著荷蘭人高大的夾板船,李國志心裡可謂是五味成雜,又是羨慕,又是擔憂。
這個李國志還是挺有見識的,當年英國人轟開中國大門的艦船主力還是這些風帆戰艦。
風帆戰艦朱琳澤在後世有見過美國的憲法號,和英國皇家海軍的勝利號戰列艦。當然還有他的法國戰友曾送給了他一艘法國可畏號的模型,他非常喜歡。
他依稀記得勝利號這種一級風帆戰列艦能搭載108門大炮,下層甲板搭載的還是喪心病狂的32磅炮。
同時期很多中國城市的城防炮火力都沒勝利號強,說是移動的海上炮臺都不為過。
當然這是一百多年後風帆戰艦鼎盛時期的艦船,現在的風帆戰艦火力還沒這麼誇張。
“堅船利炮,我們以後也會有的!”
望著船尾飄揚著荷蘭國旗的福祿特船,朱琳澤非常堅定地說道。
“成祖時期,我大明七下西洋,船隊的風帆遮天蔽日,萬國來朝,是何等盛世!不想今日這閩海竟然有這麼多的外國海船。”陸聞達也是哀聲連連。
雖然陸聞達不是內行,但還是看出了西洋船的火炮比大明的船隻多,跑的也比大明的船隻快。
那艘和朱琳澤坐船擦肩而過的荷蘭船並沒有走,而是挑釁似地進入朱琳澤坐船的上風航向,收起一級風帆,粗暴地截住朱琳澤坐船的去路。
“這些紅毛鬼在搞什麼鬼?!”李國志不禁皺眉,同時向朱琳澤請示道,“王爺該怎麼辦?是否停船避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