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沈瑩【五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李國志的幫助下,朱琳澤漸漸完善了臺灣島地圖。
李國志根據模糊的記憶,將一些主要臺灣土人村社的大概位置在地圖上標註出來。
雖然這種做法不精確,但聊勝於無,至少可以知道這些土人聚居地的大概方位。
李國志最大的貢獻則是完善了地圖上嘉南平原地區的漢家村寨、港口,顏思齊開臺之時,李國志就曾移民臺灣墾荒,因此他對嘉南平原地區的漢人聚落、港口瞭如指掌。
雞籠、雞籠港、淡水、新港、崩山......魍港、大員等大大小小的聚居點被李國志在地圖上標註出來。
相比之前朱琳澤在地圖上點出來幾個孤零零的港口村社,經李國志之手完善的臺灣地圖終於有點樣子了。
只是李國志崇禎九年就被關進監獄,臺灣的情況肯定有所變化,李國志也不敢保證他在地圖上所標註的村寨、港口位置的準確性。
“小人之所以能夠在世子爺的輿圖中標註出這些村社、港口的位置,實則是因為小人曾經見過《福建海防圖》,若是有《福建海防圖》,再結合世子此圖,定能繪製出一副十全十美的臺灣輿圖。”
李國志向朱琳澤提及《福建海防圖》,說這《福建海防圖》是大明對臺灣繪製最全面,最精確的輿圖。
《福建海防圖》,聽名字這個地圖就不容易弄到手,朱琳澤暗暗將這個輿圖的名字記下。
李國志所描述的臺灣和朱琳澤所瞭解的臺灣出入不大。
臺灣目前開發程度較高的是臺南的嘉南平原地區,其人口構成主要是鄭芝龍集團從老家遷徙過來的閩南人以及少量的福州人、莆田人、潮汕人。鄭芝龍向漢人聚居區私造籍冊、徵收賦稅。臺南地區儼然是鄭氏集團的國中之國。
提及鄭芝龍兄弟,李國志的眼中充滿仇恨,這朱琳澤可以理解。畢竟李國志曾效力於劉香,劉香最終死於鄭芝龍之手。
鄭芝龍游走於大明、倭國和荷蘭人之間,左右逢源,是為一代海上梟雄,這樣的人自然不簡單。
想到以後要和這樣的人打交道、甚至成為對手就頭疼。
朱琳澤和李國志相談甚歡,這個李國志腦子裡全是寶啊。
開臺正需要李國志這種對臺灣的風土人情,自然條件比較熟悉的人。
朱琳澤看向被李奇揍過的曹德發的眼神也變得親切起來。
還好他們捱了這一頓揍,不然他就要和李國志這個近在南京的人才失之交臂。
當然還要感謝比錦衣衛還錦衣衛的陸聞達,只是今天一直不見陸聞達的蹤影,不知道這傢伙今天又跑到哪裡去了。
“世子若要開臺,可在臺島南部地區開臺,臺島南部的土民不甚剽悍,北部的土民剽悍異常,萬曆爺年間,嚴振泉曾嘗試在雞籠,淡水二地,但最終還是被島上的土人趕下海。”
李國志向朱琳澤說起顏思齊開臺的往事,並在地圖上圈了一塊地,建議朱琳澤在這塊地上紮根登陸。
朱琳澤瞅了一眼李國志在地圖上所圈佔的地,其位置大概是後世的嘉義縣附近,不禁搖了搖頭。
李國志的出發點是好的,他理解李國志的用意,這裡距離開發程度高的臺南近,能夠吃到臺南的福利,而且自然條件也比臺灣北部地區要好。
只是鄭氏集團視臺灣為己物,會讓朱琳澤一個外人在臺灣立足麼?
李國志的建議沒有改變朱琳澤的想法,第一次登臺墾荒還是要以穩為主,哪怕是條件艱苦一些也要咬牙挺過去。
自然條件的惡劣遠沒有人心陰暗面可怕,朱琳澤寧可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也不願意天天面對鄭芝龍鄭氏集團的騷擾。
朱琳澤是更傾向於在竹塹,也就是後世的新竹地區落腳。竹塹是在明鄭時期才進行大規模的開屯墾,而真正對竹塹進行系統地開發則是要到18世紀初的康熙年間。
現在竹塹正處於權力真空時期,是一塊不錯的落腳地。
當然竹塹也有其缺點,就是港口條件不如雞籠、淡水,不過這也不是大問題。首次登臺,應當以先立足為主,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