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三全其美【四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將李國志從應天府的大牢裡撈出來,他的兒子李奇也爽快,當即表示願意一輩子當他朱琳澤的護衛,連每個月的薪俸都不要了。
朱琳澤知道李奇這是高興過頭了,逞一時口舌之快。
至於李奇的薪俸朱琳澤還是會給的,不過為了安撫唐王府那些老兵們的情緒,朱琳澤還是決定先按照唐王府總旗的標準給李奇發俸祿,等日後立功了再慢慢地封賞。
明末雖然對臺灣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但這個時代記述臺灣風土人情的書籍實在太少,朱琳澤託人在南京城的書肆找了半天,也才淘來沈有容的《閩海贈言》和陳第的《東番記》。
這幾本書被朱琳澤翻的皺巴巴地隨意擺放在桌子上。
陸聞達是聰明人,朱琳澤這些天除了處理防疫的事情外,其餘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研究臺灣島上,早就想到了這個世子是個不安分的人,打算把這些疫民遷居到臺灣。
現在收了李國志這個曾經多次踏足臺灣的海寇,朱琳澤打算之後再找李國志談談關於臺灣的事情,加深對臺灣的瞭解。
在後世,朱琳澤並沒有去過臺灣,對臺灣的瞭解多半是透過閱讀書籍和一些關於臺灣的紀錄片。
“看世子的地圖,這臺灣確實是個好地方,孤懸一方,就是朝廷也鞭長莫及,世子好眼力。”
李國志走後,剛剛睡醒的陸聞達醉醺醺地說道,一點也不避諱。
“地方是好地方,可惜有人捷足先登了。”朱琳澤稍微收拾了一下亂糟糟的桌子,“此去臺灣有千里之遙,需要海船和足夠的水手,最好還要有一份從南直到臺灣的海圖,這三樣東西我現在都沒有,要是有銀子也好辦,可惜我現在連銀子都沒有。”
朱琳澤嘆聲連連。
他是有一艘蜈蚣船和三艘沙船,他的這艘蜈蚣船雖大,但說到底也就是一艘漿帆船,在內河和沿海地區跑跑運輸還行,至於遠洋航行,則無法勝任。
那幾艘沙船就更不用說了,沈廷揚改造過的沙船也只是沿著江蘇、山東、北直隸、遼東的海岸線跑跑運輸。況且他的這三艘沙船還是沒有經過改造的沙船。
當然,要是朱琳澤非要孤注一擲拿這幾艘船遠航到臺灣也不是不行,就是要和老天賭,能不能活著到臺灣是個問題。他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不想再死一次。
還有更頭疼的事情就是水手,左良玉調撥給他的這些水師水兵也只跑過長江,沒有出海的經驗。再者,這些水師都是武昌人,家室都在武昌,年前他們已經鬧著要回武昌。
朱琳澤打算這個月的餉銀已經給他們發過了,等到下個月,朱琳澤還是決定放這些水兵回武昌,另行招募水手。
“世子此言詫異,世子身邊可就有上百艘沙船可用,就看世子能不能下的了這個決心。”陸聞達一臉壞笑。
朱琳澤料想這廝多半是又有什麼餿主意了,讓他說出來聽聽也無妨,至於他接不接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崇民沈家世代以海貿為業,有崇民沙船不下數百艘,沙田千餘頃,家財百萬,此此殆天所以資世子,世子可有意乎?”
“你是要我向沈大人索要船隻?讓沈大人幫忙將這些疫民運送到臺灣?”朱琳澤皺眉道。
這個想法朱琳澤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沈廷揚目下畢竟是崇禎的寵臣,深得崇禎皇帝信任。
沈廷揚能讓他負責防疫之事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他不認為在瘟疫治好後,沈廷揚還能和他走得近。畢竟本質上沈廷揚也是江南富商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