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躡雲臺便是泮池,呈半月形的水池,池水澄碧,上有三座三洞拱橋連通前方的“獻殿”紅牆,橋上石欄以青石琢成,獸面銜吐。

獻殿位於此祭祀區域的正中心,重簷九脊,黃瓦飛彩,深簷翹角,廊圍四邊,殿前“獻殿”牌匾雖是木質,卻以赤金貼塑,光彩熠熠。殿內細節精美無比,神龕闌額、普拍枋一應俱全,絲毫不馬虎,牆面以碑刻為記,頗具風骨。

獻殿東西兩側還各安置一配殿,除此以外還有“筑陽”、“青囊”等殿,雖無時間一一盡覽,但遙遙望去雙昂五彩斗拱交錯,雕樑畫棟,銅胎鎏金寶頂金光晃眼,足可知其雄偉。

眼前另一道石獅雄踞的漢白玉大門,上書三個金色大字“大成門”,下又一行略金字“學達性天”,過了這道門便是?鼓學宮的第二進,也便是眾派弟子修習之所。

大成門前有一“除奸柏”粗壯挺拔,身軀屹立,鬱鬱蔥蔥的綠冠高達七丈,主幹向前微傾,盤曲蒼虯向兩側伸展的枝幹猶如持刀拔劍的英雄,蒼勁有力,護佑在門前不容奸佞通行。

攬月等人繞行過那棵萬年古柏,透過大成門,是一杏壇,接下來映入眼底的是整個?鼓學宮的正中央——辟雍。

辟雍門前懸掛九龍鬥匾,坐北朝南,橫闊皆深,分上下二層,上圓下方,一層四堂十二室,二層又五室,四角以攢尖重簷頂,又以金色琉璃瓦覆蓋,上有鎏金寶珠,四周以迴廊水池環繞,氣度恢弘,包納天地,規格至高,無可比擬。

辟雍東西各設一齋,名為“尊文”與“尊義”,卜遊說尊文齋是書文之所,尊義齋則是崇武尚鬥之處,故而尊義齋的又東面還設有一個名叫“荼鏖臺”的比武場。

提到比武場,攬月心虛不已,趕忙移開了目光看向西側,卜遊又介紹說,最西面是一林子,叫做薜蘿林。

走了這半天,眾人終於來到?鼓學宮的第三重門前——“棲真門”,屬於眾派世家子弟及佼佼赴會者休憩之所。

過了棲真門是一片開闊露臺,三面環以石欄,紫霞青煙繚繞,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深鎖丹氣,穿行其間之人鶴衣散影,想來若在夜間點燃必定光如白晝。

正面相對的是“棲蟾殿”,殿簷寫雲篆書有“如蟾化鶴”四字,是眾派掌門及尊長休憩之所,圍繞露臺東西兩側的是東、西寢殿,依“西山東水”之分將內、外丹門派安置於兩側寢殿。

東、西寢殿的皆緊鄰水系,西寢殿後臨“鵝湖”,東寢殿後臨“浴仙池”。

在接連不斷的層臺累榭、丹楹刻桷的正後方,便是那描以“尋源知流”的藏書樓,藏書樓的東邊還有一丹桓宮楹的金闕明堂,那是“萬壽宮”,眾派掌門齊集議事之所,尋常之人不得靠近。

眾人剛轉身欲自西側寢殿而入,立刻便有一位?華派的弟子迎了上來,揖禮相引,身邊還跟了兩個青年弟子,衣著迥異。

穆遙兲頷首低聲對攬月介紹說道:“左邊天水碧色外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是洪涯派子弟,右邊竹月色外袍的則是龍溪派的弟子。”

卜遊低聲補充道:“洪涯和龍溪皆是外丹門派,以?華為尊,共為唇齒,?華派辦此盛會,定然是要出力相輔的。”

攬月心到神知,以微微頷首點頭的方式表示自己明白了,於是眾人紛紛退到攬月身後,將尊位讓與攬月,攬月矩步方行,端方合度。

卜遊則率暘谷師兄弟跟隨閬風五人身後得儀而入。

身後露臺突然傳來一個男子晴朗響亮的聲音道:“閬風派的大小姐前來赴會,怎可讓下面弟子相迎,欒成雪怎可如此失度失儀,不成體統。”

眾人一齊回身,看向聲音來源,只見一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的非凡身影自紫霞青霧繚繞間鶴立而出,男子秀雅高挑,金絲綢緞貴胄不凡,頭戴赤蓮金冠,儼然一位豔麗貴公子。

男子微揚下巴,笑容裡頗有些風流少年的佻達。

在攬月前方引路的弟子們立刻停步對男子恭敬行禮,已不需人來為攬月介紹了,這位必就是傳聞中那位恃勇而戰的欒掌門之子、?華派下一代的承襲人欒澈。

攬月和穆遙兲對望一眼,由穆遙兲相佐上前與欒澈施禮互識,先前露臺煙霧縹緲,絲縷交融,朦朧遮眼,現在攬月舉步近前,猶如輕霧薄紗被捲起一角,欒澈聞到一股清新香甜之氣,只覺得眼前霧漸溶、煙漸稀,仙姿玉貌得現真容,就如九天仙子飄落凡塵,金光乍眼,如臨幻境。

欒澈看得呆直了眼睛,不聞身後已有一光彩照人的女子上前,女子雙目晶晶,兩頰融融,好似出水芙蓉。見欒澈沉迷的樣子,溫柔輕喚道:“哥哥。”

欒澈依然沒有反應,女子一雙雪白玉手輕輕推在欒澈上臂,溫潤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