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你應該做的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利,作為指揮市場的大棒,大方面調控、小方面自由,讓這些人感受到遵紀守法的好處,不去故意烘炒商品、哄抬物價。”

伯內特若有所思地聽著,帶著疑惑地問道:“那……要是有人觸犯紅線呢……我怎麼樣才能將他驅逐出市場?只要這個人有錢,我還是阻止不了別人和他交易……”

我眼中閃過一絲的狠意,單手成掌凌空劈下:“殺了!門口的尖柱子還立得好好的,不是嗎?”

“這……會不會太砸招牌了?”伯內特小聲說道。

“不會。把那人帶來的商品低價拍賣,錢平均分給商家,我保證不會有人提出反對。”

資產階級的性格是十分明顯的,逐利心態與生俱來,而軟弱也是根深蒂固的。他們不會也不敢跟市場制定者正面衝突,只要有利可圖,他們就會削尖了腦袋往裡鑽。

比如某位元組……

川普:我都還沒出力,你怎麼就跪下了?

我端來了一盤曬好的椰棗,感受著入口即化的香甜味道,內心感嘆著這裡的人越多,這種美味就越珍貴咯。

“宏觀的我告訴你了,那微觀的手段我也稍微說說。”我緩緩說道。

伯內特連忙豎起耳朵湊了過來,就差拿著筆記本開始速記,“老闆請講!”

“首先,要樹立市場規矩,開始制定准入門檻和分級制度。將酒館開放為管理機構,登記所有商戶資訊,按照財力劃分為二十個等級——但如果在這裡充值保證金,也可以快速提升等級。反正鼓勵他們在這裡投資存錢!”

“第二,要有明顯的等級待遇差別。比如將市場開拓分出店鋪區和流動區,充錢越多的擁有越高的許可權,可以購買相對好的商業地塊。給大客戶更好的地段,就會給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進而刺激地段升值,產生聚集效應,以後光是地段就要千金難買!”

“最後,開闢第三區域:消費區!將餐飲、生活技術、醫藥服務、娛樂休閒、日用商鋪,全部移到消費區,並且向購買方徵收消費稅。這片區域本來寸草不生,我就不信他們能在這裡不吃不喝!只要他們在這裡吃飯消費,就給自由貿易區貢獻收入,匯入穩定經濟的金庫裡。到最後在這裡賺了多少、也要給我消費多少!”

我一口氣講完這些,又喝了一口龍舌蘭酒,耐心地問伯內特,“你聽懂了沒有?”

伯內特目瞪口呆地看著我,開始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驚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其實這些東西,在任何一個綜合商場都能見到。更上等的地方,甚至會對商戶的營銷資料進行評分考核,定期清理不達標不夠檔次的商鋪,保證自己的商場保持高階品牌。

這就是一種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雙向選擇,對於我們這種處於地區壟斷地位的市場角色極為適合。

這片自由貿易區要保證的是,只要有資本和勞動力,就能在這裡生產經營,尋求機遇。而最後培養出的商業團體,必須要靠著等級制度,將他們和這裡牢牢捆綁在一起!

“對了,成癮品、風俗產業、人口買賣、博彩業,一律不允許進來。這些東西的破壞力要大於貢獻,是個人來幹這行都能發財,發現一次就給我打一次!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