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為什麼要隱瞞糧食危機,試圖給他們營造一個衣食無憂的安全環境……這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

兵書有云,哀兵必勝。但關於這個詞語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從而必獲勝利。

表面上和我率領的這個隊伍十分符合,但是在內涵上,明顯不是一回事。別人是包含著家國大義同仇敵愾、誓與仇寇不死不休,因此才能激發鬥志。而我帶的這支部隊,除了二五仔就是奴隸,別說打仗了,放外面生活能不能自理都是一回事。

如果繼續打壓士氣,放在缺衣少食、強敵環伺的環境裡,不僅沒辦法保持戰鬥力,反而容易把求生的小火苗撲滅,直接走上送死的道路。

因此,我必須採用第二種解釋。

《老子》六十七章中說:“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也就是說,慈士卒而得人心者能得勝。目前他們歸順於我,一方面是裝填手之領的壓迫,另一方面是沙福林大人強大的表象,屬於威懾的階段,若要將他們真正收服,就必須要恩威並施。

……不對,好像太代入角色了。話說就這些臭魚爛蝦,我收服回去幹嘛?當寵物養起來嗎?

不管了不管了,動物也是養,人也是養,全部抓起來替我幹活,總能創造點收益吧。留在這個荒原啥都沒有,我再不給自己找點事做遲早要瘋掉。

話說什麼時候能回到牧場啊!

因此我得拿出點實際行動來鼓舞士氣,其中這些食物和酒水,在這些幾乎走投無路的可憐人眼裡,就是拯救他們暫時脫離苦海的良藥。

“全體排好隊,一人一塊黑麵包、酪,兩片燻,再領一口啤酒,不許推搡,違令者拖出去鞭打!”

二五仔指揮官熟練地指揮著手下,可能是拿出城鎮守衛部隊食堂放飯的經驗,威奴隸們排好了隊,開始準備分發食物。

但是這麼多的奴隸裡,早就因為胖子看守長故意摻沙子的神奇作,混進去了很多屬奇葩的玩意兒,總有人不聽命令故意推搡向前,導致隊伍不斷陷入混亂,連鞭打都派不上用場——在撕心裂肺的飢餓面前,這點疼痛早就麻木了。

而光頭男引以為豪的勸說,在這裡雖然說得口乾舌燥,卻還是沒有用處。

我從秘密倉庫的位置走了出來,看到這裡的混亂,想了想吩咐道:“這辦法不靈,聽我的,一旦有人推搡就停止發放食物,再把混亂點前後三個人拉到隊尾重新排隊。”

二五仔指揮官眼前一亮,立馬重新下達了命令。

這一次,隊伍立馬有了新的變化。

一開始,前排的奴隸依然出現了推搡的行為,但馬上就被城鎮守衛部隊充當的執法隊揪了出來,拎到了隊尾。

很快,這幾個人就看到幾個乖乖排隊,順利領到啤酒面包的奴隸,稀里呼嚕地吃了個不亦樂乎,香味不斷地往他們面前飄散,鉤動他們肚子裡的饞蟲。

三個人對視了一眼,相互都露出了敵視而憤怒的表,像是夾心餅乾一樣緊貼在一起,生怕有人發力推搡,導致自己前傾被抓走。

就這樣,他們幾個人從隊尾越來越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