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裡的氣氛歡快起來。

鄧主任隨口開車飈段子,估計手術沒問題。

但他們都不瞭解鄧明,鄧明只是隨口說,根本沒走腦子,現在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術上。

周從文右手鑷子、左手手指在協助老闆遊離,動作很輕,但有幾個地兒鄧明看見周從文很“粗暴”的直接把手指插進去。

這個動作把鄧明嚇了一跳,但他沒有阻止,因為老闆沒說話。

而且鄧明注意到兩人的動作、配合開始還略有點生疏。

可是隨著“金珍珠”的外囊被切破,周從文的手開始慢下來,和老闆的節奏越來越像。

節奏,說起來玄之又玄,但手術水平到了鄧明的境界自然能看出來。

兩人像是在彈琴,節奏帶著一種美妙的感覺。鄧明的耳邊隱約迴盪著一曲旋律,悠揚而清雅。

這些“鑲嵌”在肺臟裡的金珍珠看著璀璨,其實可以說是吹彈可破。再加上週圍有結締組織和肺泡黏連,想要完整的遊離出來談何容易。

而且並不是說術者和一助的水平高就能出現1+1>2的效果,絕大多數情況都是1+1<2,甚至<1。

可週從文不一樣,他不像是普通主刀術者有自己的個性。

在最開始簡單的磨合後,周從文似乎馬上找到了老闆的節奏,很短的時間內完全泯滅自己的個性。

他的一切操作都隨著老闆而動,沒有一絲浪費、多餘甚至是主觀得操作。

配合的……真是一拍屁股就知道轉過身去,鄧明想到。

鄧明越看越驚訝,周從文的水平遠遠要比想象中高很多!

捫心自問,鄧明假設自己站在一助的位置上和老闆的配合也會很默契。

但那是多少年手術磨出來的,很多習慣大家都心知肚明,甚至不用腦子去想就知道下一步老闆要做什麼。

可週從文呢?

他用了幾分鐘就找到老闆的節奏、頻率,然後就……

鄧明覺得他越來越看不透周從文,看不懂這個年輕人。

從一模一樣的彎腰背手走路再到手術,他和老闆配合的天衣無縫。要不是年紀相差太多,鄧明都以為周從文會是老闆的私生子。

“鄧主任,你經常出國吧。”器械護士見手術檯上半天沒有動靜,黃老和周從文在忙碌,便問道。

“嗯,一年出國兩三次,也不算多。”鄧明眼睛看著術區,毫不走心的說道。

“外國醫生也在手術檯上開車麼?”

“可能是有參觀手術的人在,我沒聽到過。但麻醉師和巡迴護士玩手機的情況很多見。”鄧明隨口說道,“掌機遊戲什麼的,也不揹著人。”

“哦,我還以為他們和咱們一樣呢。”

“可能是水平不高,太緊張。”鄧明說道。

“……”

手術室的人無語,水平不高,鄧主任就是這麼形容國外專家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