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大殺四方(第1/4頁)
章節報錯
兩部電影都看了一遍的觀眾看到這條影評,仔細想了想。
《2012》與《流浪星球》之間的對比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2012》這部電影通篇講的可不就是高層選擇了少數精英,拋棄大多數人麼?
甚至還有一個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
人都是利己盲從的,怕大眾知悉末日的訊息之後,很可能會引發暴亂。
就是這麼一個離譜的理由。
便讓大多數人類被矇在鼓裡,在預言中的末日爆發後喪命。
而那些所謂的精英,卻能登上“諾亞方舟”苟活下去。
將西方世界的偽善展示的淋漓盡致。
很多觀眾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多麼奇怪的感覺。
因為在星條國好來屋的大片中,像這種的劇情模式已經屢見不鮮了。
觀眾早就習慣了。
畢竟好來屋的大片就是一個爽字,套路都大差不差。
他們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關注點大部分都在那唬人的特效上。
當時覺得就是好來屋大片的感覺,也沒有想太多。
現在看到這個影評,才反應過來自己看的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面對大災害的時候,不是集合全人類想辦法,反而是各種隱瞞,有那麼大的能耐隱瞞住末日的訊息。
為什麼就一定覺得沒有力量去整治末日資訊釋出後的動亂呢?
還不是階層之間的鄙視。
上層社會的所謂精英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普通人。
覺得大多數人類只不過是一群愚民。
當這些人類所謂的精英得出末日的訊息散佈出去之後,那些普通人會動亂的結果。
他們就直接拋棄了普通人。
選擇了隱瞞下訊息,自己秘密建造諾亞方舟。
這種完全不當普通人是自己的同類,而是如豬狗一樣想宰殺就宰殺,想拋棄就拋棄的價值觀。
讓透過這篇影評回味起箇中滋味的觀眾感覺到噁心。
在這部電影裡面,在那些站在統治階層的精英眼裡,普通人的生命甚至還不如大不列顛女王的那條狗珍貴。
如果這一切沒有《流浪星球》的對比,那麼觀眾們可能還不會覺得有什麼。
畢竟這劇情已經算是好來屋流水線的產品了,特效看起來爽就行。
但《流浪星球》裡,全人類盡到自己全部的努力,帶著自己的家園一起遷徙。
站在金字塔尖的掌權者們,用抽籤這種相對公平的方式讓人類延續,讓文明繼續流傳下去。
觀眾代入之後,假設自己處在《流浪星球》這個世界中,甚至是沒有抽到進入地下城的普通人。
心中或許會難過,抱怨,但還是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地表上努力的生存下去。
因為觀眾們都知道,高層們已經盡力了。
計劃也是通知了所有人類,而不是隱瞞拋棄。
而且這個計劃,小孩子還是優先進入地下城的。
那些抽到留在地表籤的人類的血脈至親後代,在2500年過去,達到新的星系以後,睜開雙眼看到陽光再次照耀大地。
似乎也挺浪漫的。
這種做法其實也是龍國華夏文明刻在骨子裡的..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