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得道至人(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一點是吳奇從未聽過的。
浮雲觀收集的書籍,大多都是駁雜不堪,淺談則止,少有這麼深入地講述。
吳奇全神貫注,專心聽講。
戢水龍女隨口道:“古天帝帝俊手拄丘南竹問道,竹為其道。”
吳奇隨著戢水龍女目光投去,看到帝俊像為手拄丘南竹,面目一片模糊。
“后稷以育米而問道。”
后稷像手捧一碰米粒,同樣五官不清。
“人皇燧人氏以燧枝鑽木取火,造出了第一片陶瓷,問道於瓷。”
燧人氏像做鑽木取火狀。
“嫘祖養蠶而成絲,以絲綢庇護萬民,問道於絲。”
嫘祖像手捧一匹絹。
“鹽宗宿沙氏,煉鹽以安撫世間之鬼,以鹽問道。”
宿沙氏像手裡有四四方方的粗鹽塊。
“茶聖陸羽,遍尋天下之茶,以茶問道。”
戢水龍女收回目光:“此為六道,用降魔六寶,不可不知六道之源。”
吳奇不由奇怪:“婆娑世界裡,得道者就這六位麼?”
他可記得,古來聖賢與仙神數量遠不止如此。
六道中,后稷為黃帝玄孫,嫘祖為黃帝妃子,宿沙氏為炎帝臣子,炎黃二帝對人族的意義毋庸置疑。婆娑世界的大唐,同樣有這些人物。
“得道者,稱至人,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自不止六位。”
戢水龍女也不賣關子,輕聲道:“只是得道後,至人問道於婆娑世界,以己之道支撐天道的就這六位。至人中,比他們強的大有人在,但婆娑世界裡,唯這六位至人,至始至終與萬千生靈站在一起。”
“如果說古仙是補天缺,是填補豁口,六道至人就是以己身織天道,是穩固根本。婆娑世界一旦被毀滅,六位至人也將道消神殞。”
“六道至人離開婆娑世界後,留下了‘道祀’,也就是竹,米,茶,瓷,絲,鹽,它們依舊與道相合……”
“任何使用六寶對抗幽鬼者,都會得到六道至人引發的先天一炁襄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並非一句空話。”
戢水龍女靜靜看著茶聖陸羽,語氣堅定:“成都府的百姓,需要搞清楚到底幽鬼是什麼,又是什麼在庇護他們。”
“不像大多明哲保身的神祇,也不像那些留下縹緲傳說的古仙。”
“六道至人從未拋棄每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