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鬼市遇故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奇走了一段,發現鬼市有個奇怪現象。
發聲說話的都是逛鬼市的買家,雖然他們聲音也很小,都是熟識者彼此交談。
鬼市攤販卻都是一言不發,他們似乎遵守著某種神秘契約,彼此眼神交流,只是默默調整擺弄各自交易物。
顧客來詢問,他們也只比手勢,幾乎不還價。
談得攏,對方給出鬼錢,東西拿走。
談不攏,商販不予搭理,買家也無計可施,只得妥協或是悻悻離開。
許叔靜耐心解釋說:“這是鬼市另一個延續多年的規矩,為避免擾亂價格,鬼市商販都不可開口,只能寫出價碼,一物一價。”
“當然,經過很多年,規矩還是規矩,但大家也都有各自的應對辦法……實際約束已經很少,可以看做是流傳至今的風俗。”
許叔靜在一攤販前停下,眼睛盯住白布上一方墨條。
這墨條僅食指長,長條狀,上刻有「元符」二字。
茅山元符宮所煉製的儒士法器。
但許叔靜也只是停下看了看,最終沒有問價。
吳奇略略一想,就明白過來。
三教中,儒門學子門檻最低。
但凡讀書人,勤加攻讀,持之以恆,都可孕育文光,天賦差異多體現在文光強弱。
儒生科舉考中進士,其所寫文章更會化作第一件文寶,加以溫養編修,文氣愈強,愈是為人所知,甚至能蛻變為後天法寶。
可一旦成為進士,儒士也面臨那無法迴避的四個字:財侶法地。
四字真言或許會遲來,但從不缺席。
撰談策論,講經論議是儒士修行的必經之路。
以較容易的撰寫文章來講。
倘若一儒士,有名師指點,能翻閱大儒親筆註解典籍,以大師煉製文房四寶為刀筆,上知國策下曉民生,居於山清水秀、靈氣盎然之地,自然更容易寫出上乘文章,化為瑰麗文寶。
吳奇此前還考慮還許叔靜的禮,現在看來,還是文房四寶最合適。
他走到這攤販前:“店家,這元符宮墨條價格幾何?”
賣家是一修士,他比出五根手指。
“五錢麼?”
對方點頭。
吳奇心裡暗歎,這儒門修士想要用點好東西,也得燒錢。
五錢鬼錢就是五兩銀子,墨條是消耗品,儒士常年筆耕不綴,想來最多也就夠幾月使用。
吳奇從背箱裡取出白釉瓷罐:“貧道以這個交換。”
對方評估了一番價格,點頭同意。
吳奇放下瓷罐,拾起墨條遞給旁邊許叔靜:“既然許大人喜歡,貧道就借花獻佛了。”
他個人原則向來是,你對我好,那我必不會讓你吃虧。
許叔靜趕緊揮手:“使不得,使不得,道長,這元符宮墨條實在太過於昂貴……”
吳奇直接將墨條塞他手裡:“早日寫出傳世文章,到時請貧道喝一杯好茶。”
許叔靜拗不過,也就不再推辭:“傳世文章不敢想,以後若能遇見好茶,一定給道長帶一份。”
吳奇沒答話,他的注意力被另一人吸引。
迎面,站著一名揹負雙劍的冷目道士。
也算熟人了。
青城山無常觀,姬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