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奇腿貼甲馬,一路奔赴東廟。

甲馬符只能用五個時辰,一旦注入靈氣就開始衰退。從浮雲觀到東廟路程很近,但吳奇為爭分奪秒也管不了那麼多,一口氣跑到廟外臺階處。

破敗荒蕪的古廟裡,背對吳奇,站著一名身高七尺的魁梧僧人。

僧人頭上一層淺淺青皮,虎背熊腰,扛了一個用竹條層層緊箍的大木箱。他左手竹缽,右手禪杖,正凝視廟裡神像。

有感身後目光,僧人轉過臉,與吳奇四目相對。

他生得豹頭環眼,下頜硬朗,精氣內斂,彷彿體內藏有龍虎。

高大僧人對吳奇拱手:“見過道友,貧僧少林寺遊歷僧釋然,途經此地,不知寺廟有主,還請勿怪。”

吳奇也雙手合十:“貧道浮雲觀吳奇。法師誤會了,此廟早已荒廢多年,貧道只是習慣在此打坐修行。”

佛道約定俗稱,和尚見道士行拱手禮,道士見和尚行合十禮,意味為互相尊重。

“原來如此。”釋然伸手示意:“道友快請進。”

兩人再互相行禮。

吳奇心裡警惕。

這和尚可不一般。

嵩山少林寺為佛門七寺之一,以勇猛武僧聞名。聽說少林武風盛行,極重實戰,對幽鬼從不留情,風格豪烈硬派。

釋然呼吸平穩悠長,目光警覺而有神,裸露出的脖子和小臂肌肉緊密,如一頭人形野獸。哪怕外套僧袍,也遮掩不住其常年錘鍊的雄性體魄。

僧人修行精進,獲寺廟認可下山修行,沿途降妖除魔,感悟佛緣,即是遊歷僧。

以境界而言,佛門遊歷僧實力與道教築基修士相仿,同等於儒家的進士,已經算得上登堂入室,可獨自行動。

早期遊歷僧大都是文僧,更多是導人向善,以佛理教化妖魔。後來少林寺打破常規,派護寺武僧入世拔幽除魔,其他寺廟也陸續讓武僧下山,武僧如今變成佛門入世的象徵和代名詞。

釋然擰起眉頭:“此像有幾分熟悉,卻一時半刻想不起來,不知道友是否知道來歷?”

吳奇如實道:“東廟在蜀縣外已有百年,廟宇來歷與供奉神位,說法不一,實難判斷。”

“原來如此。”

釋然又看了一眼神像:“貧僧告辭,不打擾道友修行。”

他說走就走,手拄禪杖,龍行虎步,幾個呼吸就消失在遠處。

等釋然徹底不見,吳奇才喚出竹妖。

“他在這裡做過什麼?”

小張道:“那和尚就看了一會兒神像,嘴上說著羅漢菩薩什麼的,尊者您就到了。”

吳奇心道,看來釋然目標是神像本體,沒發覺竹妖。

少林武僧風格剛直,一旦發現妖物作祟,必定會確認其身份、有無作亂害人。

“尊者,有香客。”

小張提醒說。

吳奇看向神像。

只見裡面果然顯出一條影子。

“唉,作孽啊……怎麼偏偏就被我碰見了。”

那人一陣長吁短嘆:“明明死而復生的仙蹟,卻變成了一樁麻煩事。我的孃親誒,您可真是難為兒子啊……”

“諸天仙神,請行行好,告訴我,到底現在我該怎麼辦?我憋在心裡難受得慌,再過一陣子怕是都要發瘋了!”

吳奇在蒲團上坐下,問他:“你且說說。”

“這、這……顯靈了?”對方嚇了一跳,聲音也變得結結巴巴:“神仙……真的顯靈了?”

他反應過來後急忙說:“上仙,神爺,我叫劉伯文,是蜀縣一米商。我孃親李氏年六十,病卒後埋於城外,結果因緣際會死而復生,現在住在我院子裡。她一個人孤獨悽苦,想要找一伴侶共赴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