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樂水軒論事(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岑國璋搬著手指頭繼續說道。
“以前是種地,現在是工商。以前創造財富的生產資料主要是土地和農民,現在卻是機器和工人。明夏兄,通江達海的船隻,算不算機器啊?操弄船帆的水手算不算工人啊?”
“算,當然算。”朱煥華毫不遲疑地答道。
“明夏兄,新興的工商業主,掌握了巨大的財富,他們甘心手無權柄,任由朝廷和官吏宰割嗎?”
朱煥華搖了搖頭。岑國璋繼續往下說。
“土地是生產資料,但是創造財富還是需要人,需要無數的老百姓辛勞耕作。新興的工商業主,他們可以不需要大量土地,但是機器也需要人去操弄,財富也需要老百姓去創造。但天下老百姓是有數的啊!”
朱煥華猛然意識到一個根本性問題,“原來我們力主建議,被覃北斗接納推行的攤丁入畝,當初遭到如此猛烈地反對,根子就在這裡。丁稅廢除,攤入田賦裡。百姓們就與土地脫鉤,哪裡有活路就去那裡。對於工商業主是好事,對於地主們卻不是什麼好事。”
“哈哈,我以前不是說過嗎,生產力是根源,生產資料是基礎。一切鬥爭,包括政治和經濟,甚至它們延伸出來的軍事鬥爭,都是生產力變化引起,圍繞著爭奪生產資料而展開。”
“精闢!一語中的,切中要害。小師弟,你果真是不世出的大才啊。”
“哈哈,被師兄們誇多了,我也習慣了,覺得自己確實牛筆。”
朱煥華臉色忍不住一黑,“小師弟,你的性子還是要改一改。要謙遜一些。”
“明夏師兄,有時候你就是謙遜,別人也不會接受好意,還會得寸進尺。所以自傲些好,還能讓自己充滿自信。”
朱煥華苦笑著搖搖頭,知道自己根本勸不動這位才識和見地遠超過自己的小師弟,乾脆繼續正題。
“益之,你剛才說新興工商業主會不會甘心,我覺得肯定不甘心。”
“是的。任誰掌握這麼多財富,都不會甘心的。泰西前兩三百年的發展已經展示了這點。以前,泰西諸國也是一樣,生產力低下,土地也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掌握在國王和大大小小的貴族領主手裡。”
“自從大航海時代,以及前些年開始的工業革命,泰西新興的工商業主們掌握了大量財富,然後開始向掌握政權的國王和貴族們發難。明夏兄,看看泰西諸國傳來的那些書籍,裡面鼓吹的思想,無非都是鼓勵百姓們打破貴族們的枷鎖。”
“什麼枷鎖?就是把百姓們束縛在土地上的枷鎖。泰西百姓們被這些新名詞刺激得嗷嗷直叫,熱血沸騰。他們殺貴族,甚至殺國王,奪取所謂的自有和權力。全然不知,他們變自有了,就更方便被工商業主們僱傭,從而被另外一夥人剝削。”
“益之,你這話說得很尖銳啊。”
“明夏兄,你還不如說我講得難聽,沒有多少人願意聽。可話再難聽,我還得講。忠言逆耳利於行。泰西諸國的歷程,對於我們而言是參照。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走他們的老路,不掉進他們曾經掉落過的坑裡。”
朱煥華臉色也有複雜,“益之,你說得沒錯,話再難聽,可說到點子上了,也得聽啊。”
岑國璋起身給茶壺滿上熱水,再給朱煥華和自己倒上茶水。坐回到座位上,他端起熱氣騰騰的茶杯,繼續說道。
“這些工商業主們奪取政權後,也同樣有個很致命的問題。他們治國撫民的權力從哪裡來?總不能說誰的財富多誰就掌權吧。雖然本質會是如此,但總要裝裝樣子。於是他們一邊從故紙堆裡撿起古希臘的城邦皿煮制度,一邊鼓吹這些年盛行的天賦任權學說。”
“工商業主鼓吹這些,本質是讓他們更好爭奪人這一生產資料,更方便地展開剝削。但相對過去土地為主的政制和思想,卻要強得多。新的替換舊的,總要有些進步才能吸引人。正是這些進步,最後變成了我們人類的進步。”
看到朱煥華聽得懵懵懂懂的,岑國璋笑了笑,“好了,不說泰西國,說說我們。現在工商業主們嚐到創造巨大財富的甜頭,也擁有強大的財富,正在謀取治政權力。支援我們,暗中支援旦餘琦,都是他們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要做的。”